1380年,对波斯和阿富汗发动战争,并大获全胜,攻占两河流域。
1388年,灭伊利汗国。
1389年进攻钦察汗国,大获全胜后,攻占了尼亚和南高加索。
1398年,进攻印度德里苏丹国,攻占了印度北部。
1400年,进攻并占领了埃及。
1402年,大败奥斯曼帝国,帖木儿的版图达到鼎盛。
1404年11月,帖木儿把目标锁定大明,并率军东征。
1405年2月,帖木儿东征明朝时病逝于讹答剌。】
*
秦
听神迹把帖木儿帝国的功绩列了出来,秦始皇嬴政忽然觉得自己的大秦帝国还不够大。
原来秦朝外还有如此广阔的外族王朝!
嬴政把方才神迹所说的名字一个个记了下。来,总有一天,都是华夏之地!
公子扶苏他们看到他们父皇眼中的野心,宛如当年统一六国的风采!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公子扶苏感叹。
*
明
听着帖木儿帝国如此勇猛,不亚于当年的大明,朱高煦不由咽了口口水。
朱高煦之前知道的外族只有瓦剌还有鞑靼,真不是还有个如此强大的帖木儿帝国。
若大明与帖木儿帝王交锋,谁胜谁负还真难以意料。
这一刻,朱高煦庆幸那个叫帖木儿的死的早…
连朱高煦都不了解的帖木儿帝国,朱高炽就更不知道。
在对外战略上,朱高炽真的差的太远,他的目光只局限于明朝的一亩三分地。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很巧合的事?
1404年,帖木儿决定率军东征,而在1405年,明太宗朱棣让郑和下西洋,这个时间是不是过分的巧合?
且明太宗朱棣给郑和船队的配置,足足配备了五个卫的明军,这个架势更像是去海战。
并且郑和下西洋都已印度洋南端为终点,方才列举帖木儿帝国功绩的时候,已知帖木儿帝国已经把印度北岸攻占。
可以说郑和再南下一点,就能与帖木儿帝王兵戎相见。】
乐瑶把明朝时期的世界大地图放了出来。
地图一出,神迹前所有的帝王反应相当一致,立马把眼前的地图已最快的速度记下来。
嬴政那边因为用竹简记录太慢,于是他让臣子一人记下一处位置,牢牢记住。
随后让这些臣子直接去专门的大殿,把记住的地图画在宫殿墙上。
那大殿的墙上画满了不同地图,都是嬴政根据记忆画出地图。
【由此可见,明太宗如此规模的大远航,目的可不仅仅是表面看的那么简单。
有人说1405年,帖木儿已经死在路上,但是帖木儿死了,帖木儿帝国还在。
并且后期的帖木儿帝王一直和明朝保持良好的关系。
一向以侵略为主的帝国,竟然与他觊觎的大明王朝交好,大家猜猜是为何?】
朱棣沉默不语,眼神深不可测。
果真是神迹,连自己最深层的谋划都知。
朱棣庆幸,幸好神迹只出现在大明宫殿,若出现在外族势力那里,大明危。
【刚刚咱们说完了明太宗朱棣让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条目的。
接下来咱们说说第二条,明太宗朱棣通过多次下西洋,展现大明实力,扬大明国威。
然后建立以大明为核心的天朝体制。
就如同当年的盛世唐朝一般 。
从这能看的出明太宗朱棣确是一位有野心的虎狼之君。】
【但是与后期崛起的西方以野蛮手段夺取不同,作为千年古国,华夏之君。
明太宗朱棣想要建立得天朝体系还是基于儒家思想的世界观。
虽然有武力上的绝对优势,但是郑和的船队从不侵略对方土地,从不抢夺对方人口,也不抢夺对方财富。
不但不抢夺,甚至还给更大回报,只要肯与明朝建交,明太宗朱棣根本不会在乎对方会付出什么,他要的是一种态度。】
听到此处,朱高炽再次默默地叹气。
他佩服自家父皇的雄图伟略,但是对外族如此大方,明朝这点家底哪里能这么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