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52章(1 / 2)

(' 起码,让他们付出同等的回报。

【关于明太宗朱棣给进贡的藩国怎样的回报,咱们一会讲太宗朱高炽为何反对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再说。】

【这样第二条目的咱们就先说到这,接下来咱们再分析分析明太宗朱棣这几次下西洋到底有没有赚到银子。】

“好好听着。”朱棣对朱高炽道。

【郑和下西洋时,带了药材、茶叶、瓷器、丝绸等,这些东西在明朝是再常见不过的。

但对于西方来说却是价格不菲的奢饰品。

当时咱们的技术可是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比如咱们的丝绸白如雪,可西方国家,比如英国,1685年它的纺织业还是新兴产业,只能织出粗糙的亚麻布。

在当时的贸易中,咱们的东西不但好且物美价廉。

咱们举几个例子,大家就能看出咱们的贸易顺差有多大。】

“太子,你可听清楚了。”朱棣对朱高炽道。

【丝织品,咱们的价格是西方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

麻制品,咱们的价格是西方市场价格的八分之一。

铜铁制品,咱们的价格是西方市场价格的四分之一。

那要得到这些东西,需要用什么交换呢?

西方国家由于战乱,除了一些香料外,很难一下拿出那么多对等价值的商品。

于是只能以金银来购买,以硬通货来买可再生用品,咱们无疑是赚麻了。

由此也能看出海上贸易的巨大利润。】

赚钱!

天幕上出现金光闪闪两个大字。

【可想而知,在如此大的贸易顺差下,郑和几次下西洋必定是赚钱的。

不然永乐年间,明太宗朱棣又是迁都又是北伐还修了运河,这些全都需要钱。

对于内战过后的大明,显然不会有这么多税收,那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竟这么赚钱。”朱高煦不由感叹,他只会打仗,但对经济这块却一无所知。

“大哥,如此赚钱,你为何不继续下西洋,难道你不喜欢钱?”朱高煦大为不解。

【既然又能赚钱又能扬大明国威,为何到明仁宗那却停了呢?

刚刚咱们有个说了一半的话题,明太宗朱棣为了建立以大明为中心的天朝制度,对来大明进贡朝拜的国家尤其优待。

咱们具体看看明太宗朱棣是如何优待的他们。】

第146章

【通过郑和几次大规模的下西洋, 宣扬大明国威,来给大明“纳贡”的国家越来越多,巅峰时期多达148个国家来明朝贡。

是中国历史上朝贡最多的一个王朝。

来明朝的这些贡国必须带贡品贡,比如香料、琉璃、珊瑚甚至还有长颈鹿等明朝没有的动物。

除了以上所说的“正贡”外, 他们还会带附加的货物, 且他们带的这些附加的货物数量往往是“正贡”的数倍。】

恢宏的音乐再次响起。

天幕的画面出现万朝來拜的宏大场面。

这恢宏的音乐在唐朝时也出现过。

直播间那头的嬴政还有李世民他们听到熟悉的音乐, 自认为明朝应该和唐朝一样。

“万朝来贺。”秦始皇嬴政重复道, 这四个字再次激发起了嬴政的野心。

他也想见识见识万朝来贺的场面。

*

宋。

赵匡美听到大明竟然有148个朝贡国家,不禁感叹, “人家大明朝贡,咱们大宋岁币,唉……”

赵匡胤……

*

明殿

朱棣听神迹说大明是历史上朝贡最多的一个王朝,内心不由自豪起来。

“壮我大明国威!”朱棣声音微微颤抖,看出此刻的他十分激动。

这天下盛世, 他, 朱棣对得起大明的江山!

朱棣最大得心病就是怕自己被后世诟病, 所以才疯狂的努力, 想做一位雄君,即便后世对他多有所耻, 也不会苛责。

朱棣这情绪刚起来, 恢宏的音乐骤停。

【不知大家是不是感觉不对劲, 带着附属品比朝贡还多, 这哪里是来朝贡的, 分明是来做买卖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