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高煦不服输,“败的少也是败,那也是败家子。”
朱高炽没有说话,但却在一直思考,他没想到后朝文人竟然可以篡改历史到如此程度。
若说朱见深的功绩是被后朝清朝篡改的,那朱佑樘的功绩又是谁加的?
朱厚照身上的黑点又是怎么来的?
那些文人虽然手不能武,但是拿起笔杆子却可颠倒黑白,杀人诛心。
听着文臣颠倒黑白,李世民他们也陷入沉思中,该如何平衡好文武关系。
一国王朝光有武力也不行,同样,光以文治国亦不行。
【接下来,咱们用的弘治时期的文献予以佐证,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也能看出弘治末年是真的穷。
《孝宗实录卷》弘治十四年,记录民困财匮。
《孝宗实录卷》弘治十五年,记录京城的粮仓多年入不敷出。
《孝宗实录卷》弘治十五年,记载修斋设醮耗费千万两银子,国库的银子所剩无几。
从这几条就能看出弘治末年不管是粮食还是银两都是捉襟见肘。】
“倒是朕德行有失,才有天灾人祸,让太仓如此。”朱佑樘叹息,这事情他知道,为了赈灾他还拿出私银。
【朱佑樘】:天灾害民,求佛祖保佑,我愿意诚心向佛。
【别说什么天灾,是汉文帝时候的天灾不多还是唐太宗时候的天灾不多。
□□,而是人祸。
为何粮食收不上来?土地大量兼并,好的良田都在藩王和官员乡绅手里,他们又不用交税,朝堂哪里来的税收?
不说别人,就朱佑樘的小舅子们一万多倾良田,若都分给百姓,能收上多少粮食来?】
朱佑樘被神迹怼的哑口无言,他一直以汉文帝为榜样,自然也知道汉文帝时期多灾多难。
但汉文帝时期却没有像如今的大明,实在穷苦的没银子也没粮食。
“万顷良田。”朱佑樘喃喃道,张家竟然有如此多的田地?
朱佑樘每次都是百顷百顷的赏赐,加上张家兄弟的强取豪夺,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大地主。
小动画再次出现,之间一群老鼠排队进到粮仓里,把大米一袋一袋,光明正大的“偷”走。
朱厚照眼神闪烁,他真是太喜欢面前的神迹,这说话的方式,有理有据,又带着几分侠义之气。
【话题跑远换来,咱们继续说,大明的国库没银子,那朱佑樘自己的小金库呢?
毕竟有那么多皇家庄园,应该有不少银子吧,这些多少也会留给朱厚照这个当儿子的吧。
《孝宗实录卷》记载,因为国库空虚,朱佑樘还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去赈灾。
大公无私值得表扬,但同时咱们也得出一个结论,不但大明的国库没银子,朱佑樘的私库也没银子。
当然,朱佑樘的私库没银子不光是因为赈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迷恋了烧香拜佛。
咱不是对佛祖不敬,但是过犹不及,到处建寺庙添加香火,劳民伤财,和朱见深后期求丹问药有什么本质区别?】
朱佑樘这下连嘴唇都泛白了,神迹的话宛如刀子插在他心口。
【朱佑樘的私库被掏空,还有一个原因,朱佑樘的私库可有掌事太监随意支取,无需凭证。
咱就说,不贪你的贪谁的,这好比偷东西没有监控,拿多少都查不出来。
明孝宗朱佑樘啊,你是老婆老婆管不好,连自己的钱袋子都管不好,真是“明君”里的败类。】
朱佑樘捂住自己的心口,他想反驳,却发现神迹说的句句属实,他的私库支取的确不需要什么繁杂的手续。
朱佑樘认为宫里的人不会有这么大胆子,没想到他们竟敢贪墨自己的银子。
【朱佑樘】:他们竟然敢贪墨朕的银子。
【路人甲】:为什么不敢,贪墨又不是死罪,花点银子保命就行呗。
粉丝路人甲是讽刺朱佑樘取消了贪污腐化死刑,那些大臣这不得玩命贪墨。
【综上,在经济层面上,明宪宗留给朱佑樘的是富裕的大明,而明孝宗朱佑樘留给朱厚照的则是空虚的国库还有已经空虚的小金库。
总结起来两个字,没线!】
天幕上出现了大大两个字。
没钱!
这两个字最能刺激朱棣他们的神经,虽然知道大明最后是穷死的,但是听神迹所述后朝历史,朱棣他们的心仍旧跟着揪了起来。
每当这个时候,朱高炽就特别想翻账本。
如今朱高炽压力大的时候已经不想吃东西了,他就想看看账本,眼见国库越来越富足,他心里的压力就会变小。
戒掉了暴饮暴食,朱高炽整个人瘦一一圈,如今他都能迈开腿跑了。
【明武宗朱厚照穷到什么程度呢,他穷到给连给他爹朱佑樘修建陵墓的银子也凑不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