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328章(2 / 2)

“你说他们为何,不过为了活着罢了。”李豫矫正李适的想法,“你为了平藩而敛财,不顾百姓的死活,他们为何要顾你的死活?”

李豫叹了一声气,“太子,休养生息的意义何在,你到底明不明白。”

“可是儿臣有大义!”李适觉得自己做的一切没错。

“有大义的前提是有能力,隋炀帝做的一切没大义么??他修长城修运河,打高句丽,哪样错了?”李豫质问。

这一问,让李适哑口无言……

“汉文帝汉景帝对契丹和亲妥协,是因为他们没大义?”李豫继续问,“那是他们知道此时的大义没用,不如修养身息,厚积薄发。”

李豫越说越激动,“人固有自知之明,不顾自己的实力,那不叫有大义,那叫鲁莽!”

李豫的话如同重锤,一下下捶在李适心口。

【此时的唐德宗李适终于知道安抚是没有用的,于是他赶紧召集禁军来平定此次战乱。

泾原军只有五千人,并且这次造反又不是提前谋划,按理说朝堂禁军用武力镇压他们应该是轻而易举的。

但是唐德宗李适的命令下去,竟然没有一个禁军来救驾…】

天幕中出现唐德宗李适的卡通形象,只是再无之前的意气风发,反而非常狼狈。

只见他头上几个大字,“人呢?”

*

“人都哪去了?神策军之前不是很厉害么?”阿斗纳闷。

他本来很看好唐德宗李适,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性的皇帝,但是没有想到他会落到这种下场。

所以还得听贤臣的话,不能重用奸臣,自己能力不足就不要瞎操作。

阿斗对唐德宗李适改观了,他觉得唐德宗李适虽然有心当好皇帝,但是的确没能力,他就和自己一样,是个普通人罢了。

【唐德宗李适没有办法,只能逃离长安城,这是继他爹唐代宗李豫以来,第三个,不对,应该是第四个逃离长安的。

从唐玄宗以来到唐德宗,这祖孙四人都逃离过长安。】

天幕上又出现了卡通动画,这次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和唐德宗,只见他们四人排着队一个个的逃离了长安。

*

“这么看,唐朝弃都的皇帝也不少。”赵匡美感叹,“赶上咱们大宋了。”

“但好在他们是内部矛盾,咱是被外族打的跑。”赵匡美吐槽。

赵匡胤……

【唐德宗李适逃离长安的时候也没有护卫保护,只有宦官们护着。

普王李谊冲在前面,太子李诵断后。

而唐德宗李适遇到第一支护驾的队伍是郭子仪的儿子郭曙,他带着十几个家丁打猎,遇到仓皇出逃的唐德宗。

郭曙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护驾的大队中,不愧是将门之子。】

“倒是郭子仪的子孙。”李豫感叹道。

此时的李适也知道郭子仪的好,同时也明白为何他爹会让郭子仪做顾国大臣。

【而唐德宗李适遇到的第二支护驾的队伍是已故大臣令狐彰之子令狐建。

令狐彰是安史之乱的功臣,同时也是割据一方的藩镇,不过和其他藩镇不同,他当年不敢回朝是因为宦官鱼朝恩,两人有恩怨,他怕鱼朝恩的陷害。】

【阿斗】:是不是借口?

阿斗觉得唐朝这些节度使的话不能信,之前一个个都说的好听,但是所说所做却不一样。

【从节度使令狐彰对自己的身后事安排来看,他应该没有撒谎。

他死后把永平的仓粮钱绢羊马牛畜一切已上全部上交,并且没有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节度使之位,反而让他的儿子前往朝堂任职。

唐德宗李适遇到的就是正担任禁军中的右龙武军使令狐建。

他训练四百新兵的时候接到了长安兵变,然后立马带着当即带着新兵前来救驾。】

“都是朕埋下的隐患。”李豫握紧拳头,他当初就不应该让宦官势力作大,以至于让藩镇有借口不入朝。

虽然宦官仰仗皇权,但终究会成祸患。

【长安不战而破,此时的唐德宗李适也不顾不上前线。

哥舒曜等不到救兵,最后粮尽后只能向东都洛阳撤退。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