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50章(1 / 2)

(' “卫青,你如何看。”汉武帝刘彻问卫青。

“臣认为河套之地居要塞,战略意义重大。”卫青道,“即便难守亦要收住。”

“果真只有你懂朕。”汉武帝刘彻直接过来拉住了卫青的手。

“臣愿意誓死效忠陛下!”卫青说罢就要跪下,但是汉武帝刘彻却没让他下跪,可见汉武帝刘彻的双标,李广他们三人还在地上跪着。

“你可不能死。”汉武帝刘彻道,“朕还指望将军为朕收复山河!”

“臣定拼尽全力,为国效忠。”卫青换了个说辞,不再提死。

李广也随即发自内心的道,“臣亦誓死效忠陛下,为大汉江山死不足惜!”

公孙傲和公孙贺也表态。

“众将军请起。”汉武帝刘彻终于让跪地的三人起来,经神迹提点,汉武帝刘彻希望他们三人能立下战功,而不是跪着检讨。

于汉武帝刘彻而言,检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只需要能打胜仗的将军,而不是忏悔的无能之辈。

【但是汉武大帝一旦定下来的战略,任谁也无法改变,事实证明,汉武帝刘彻的确是有常人不能及的远见,不愧是千古一帝。

公元126年,一个人的到来再次坚定了汉武帝刘彻策略,这个人就是张骞。】

听神迹提到张骞,汉武帝刘彻微微一愣,真是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汉武帝刘彻算了算,自己派遣张骞出使月氏已经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汉武帝刘彻一直以为张骞早已命丧黄泉,没想到他竟然还活着!

第345章

公孙贺他们的反应也和他家陛下汉武帝一样, 惊讶于张骞竟然还活着。

难不成是迷路了??

【张骞是在公元139年出使西域,目的是为了联合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

但等张骞一行人来到河西走廊却没有找到大月氏,反而被匈奴的骑兵抓住,并被押送到匈奴王庭。

匈奴单于得知张骞此行目的是去寻找大月氏, 软硬兼施的想打消他出使西域的想法。

甚至还给张骞在匈奴娶妻生子, 目的就是为了让张骞在匈奴扎根。

但是张骞不为所动, 他一直没有忘记汉武帝刘彻交给他的任务。】

汉武帝刘彻点点头, 对张骞的忠心给与了肯定,并且期待张骞的归来, 因为张骞的归来能给汉朝提供许多有用的消息。

【阿斗】:匈奴为什么不杀了张骞?

阿斗一直特别疑惑,既然知道张骞此行的目的,为何不斩草除根?

【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两国交兵,不杀使臣, 而张骞作为使臣且在没有招惹的匈奴的情况下, 若匈奴杀张骞无异于对汉朝的挑衅。】

【阿斗】:他们还少挑衅我大汉了么!

【阿斗】:他们什么时候懂礼义廉耻了?!

显然阿斗不赞成神迹提出的这个理由, 那些蛮夷若知廉耻讲规矩便不会一直觊觎中原之地。

【第二种说法, 匈奴单于想要策反张骞,让张骞为他们匈奴所用。

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一件事, 匈奴每次对汉朝边境进行掠夺, 除了掠夺财物外, 他们还会掠夺人口。

因为对于草原这样的游牧民族来说, 人口就是第一生产力, 人对于他们来说是财富。

而张骞则是大汉的优质人口,匈奴自然不舍杀, 从张骞身上他们可以获得汉朝的文化和技术,要是能说服张骞效忠匈奴, 匈奴定会如虎添翼。】

阿斗点点头,原来是这般,神迹没提之前,阿斗还真没注意到匈奴抢人这个举动。

【张骞被软禁在匈奴王庭,一待就是十年,终于在公元129年,张骞找到了机会!】

汉武帝刘彻眉头上挑,虽然不知道神迹这个公元到底怎么来的,但是根据神迹所述如今他们大汉就处在公元129年。

也就是说此时的张骞已经找到机会倓出匈奴。

但是张骞在公元126年才正式回到了长安,这三年间奏发生了什么?

公孙贺他们也在推算时间,难不成,迷路了?

【因为匈奴内乱,张骞得以机会逃出了匈奴王庭,他没有忘记汉武帝刘彻交给他的任务,继续去寻找大月氏。

但是时光荏苒,已经过去了十年,这十年里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大月氏再次西迁……】

天幕上又换了一副地图,只是这次地图上多了一个卡通小人,张骞,只见他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朝着目标前进,但是近在咫尺的大月氏却换了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