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漠北之战前期,霍去病大军直面迎击匈奴大军,从他灭敌的人数分析,其中有不少匈奴单于的军队。
于是匈奴单于伊稚斜赶紧带领余下的匈奴大军西逃。
如此,匈奴单于伊稚斜正中了大将卫青的埋伏圈,所以漠北之战卫青这边并不是主战场,他是配合包抄。
而不是史书上写的,匈奴单于伊稚斜特意在这等着和卫青一战。】
天幕上又出现了地图,霍去病的全部心思立马都放在地图上,他认认真真记着。
【既然卫青是迂回包抄,那定要堵住匈奴单于伊稚斜所以的退路。
卫青虽然是千古难遇的将才,但是他也不会算不是,霍去病正在前方和匈奴单于伊稚斜打的如火如荼,卫青拿不准单于伊稚斜会怎么逃。
于是卫青就把他带领的大军一分为二,两路包抄,而李广和赵食东去茏城属于直插匈奴王庭。
这是大将卫青安排第一条狙击路线,自己在前面打,一旦单于伊稚斜再逃,李广和赵食带领的大军极有可能活捉单于伊稚斜。
对于一直想立功的大将李广而言,此次分军是建功立业的最好的机会,他怎会拒绝呢?】
带兵打仗这么多年,李广虽不及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天才,但也不是棒槌,看神迹放上地图,他自然知道此次分军乃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他感激的看向卫青,他就知道卫大将军不是那么没有格局的人。
自己一定要争气 ,不要辜负卫大将军,不要辜负陛下!
李广激动的红了眼眶,仿佛此时的他已经上了战场。
公孙傲和公孙贺看到李广如此激动,心里不住为他担忧,从神迹的语气分析大概率此次漠北大战李广的战绩并不如何……
其实这不难分析,但凡李广表现好,神迹肯定不会把分兵这事单独提出来。
【但是李广和赵食却没有好好把握住此次建功立业的机会,李广和赵食竟然迷路了,于是卫青此次战略部署失败。
虽然此次漠北之战大胜,但终究是棋差一招,匈奴没有被完全剿灭……】
公孙傲和公孙贺本原本以为李广他们这支部队只是没有打赢匈奴,但是万万没想到竟然迷路了…迷路……
李广听到自己在如此重要的战役中竟然迷路了,一个血气上涌直接晕死过去。
“李将军。”公孙傲赶紧过去掐李广的人中,李广慢慢的缓了过来,人虽然醒了但是眼中却没了光芒。
“臣有罪,臣该死!”李广忽然站了起来,一副求死模样,却汉武帝刘彻呵斥住。
“李广,你想作甚,想死在朕的面前,白白做了冤魂么!”汉武帝道。
李广跪在地上,那跪地的声音听着生疼,“臣对不起陛下信任,臣克大汉。”李广颤抖着声音,老泪纵横。
“要死也给朕死在战场。”汉武帝刘彻道,汉武帝刘彻最讲究的就是物尽其用,如今有李广守城匈奴不敢来犯,他不可能此时无缘无故赐死李广。
【阿斗】:所以李广自己想死对不对?
【阿斗】:不是卫青逼死他的对不对?
死???
公孙傲和公孙贺他们再次看向李广,只是战败,不至于死吧?
按照神迹所述,公孙傲和公孙贺都战败过,最后花钱苟命。
特别是公孙贺,在第一次出征中就迷路了……
【怎么说呢,卫青派去的审问李广的幕僚的确是逼死李广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卫青真的没有为难李广,只是按照惯例执行而已,毕竟李广的确因为迷路耽误了战机。】
【阿斗】:所以是他自己过不去心里的坎么?
【没错,观其一生,大将李广最大的志向便是建功立业,偏偏每次大战都表现不佳。
此次漠北之战应该是他参加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他最后一次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但是偏偏又发生了迷路这样的低级失误。
李广本就心气高,如何接受自己的晚节不保,与其回去接受惩罚苟且偷生,不如直接在漠北了断了自己。
只能说李大将军的实力与他的志向并不匹配。】
【路人甲】:何必强求。
李广看向天幕,何必强求四个字重重砸在他的心口,是呀,何必强求呢……
【李广之死又带来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咱们一起来看看。】
第352章
【不管如何, 李广之死的确埋下了仇恨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