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嬴政这一决定遭到了不少官员的质疑。
陛下!女子岂可为官?
没有先例啊陛下!
先例?
嬴政轻嗤了一声,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做没有先例的事情了。
郡县制也没有先例,但你们也听到了,后世之所以能维持大一统靠的就是郡县制,朕的制度延续了数千年。
现在的规矩难道是古来就有的吗?别人不开先例是怕遗臭万年,朕却不怕。
说到这里,嬴政想起了扶苏。
他还没有对这件事提出任何看法,以前扶苏经常提出和他相反的意见,这次却一直保持沉默,便忍不住问道:太子呢?你有何看法?
儿臣认为,父皇的决定没有什么问题。扶苏道:天幕早就已经说过了,未来的女子并没有都被限制在家里,她们能做的事情也很多,只是没有这个机会而已。
父王渴望人才,不论男女。所以您想用吕雉来做这一个先锋,倘若她成功,那便能给女子为官的机会。
嬴政愣了愣,长叹一声,没想到以往最喜欢反驳朕的太子,如今却是最能理解朕的人,果然是朕的儿子啊!
将大秦交给你,朕也无憾了。
扶苏抿唇,父皇不要太过操劳,保养身体,一定能长命百岁的!
嬴政却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别哭丧着一个脸,朕还没死呢!
天幕告诉他,嬴政在后世的名声好也不好,听了那么多后世的历史,他已经没有那么在意后世对他的评价了。
世人的目光大多是狭隘的,好或不好大多时候并不客观,像是他,像是吕后,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变得偏颇。
这样的话,后世之人如何看待他,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想要做什么,只管去做就是了!
接下来嬴政见了下面官员找到的十六个韩信。
要分辨他们很简单,既然是兵仙,那么对用兵肯定有自己的一套。蒙恬是去驻守边疆了,但是王贲还在,交给他试试便知。
嬴政正好有时间,就在旁围观。
这个过程没有想象中的难,大多数人是没有兵仙韩信那样的用兵思维的,唯有一人是其中翘楚,都不用再多做确认就知道韩信一定是此人。
不论是王贲还是嬴政,看到他的那份答案之后,都忍不住出声叫好!
嬴政站起身走到他面前:若对手是匈奴,你有把握胜吗?
韩信道:草民需要骑兵。
嬴政当然也知道骑兵的重要性,天幕在说中原和游牧民族的对抗时便说过骑兵的重要性,没有骑兵就会变成宋朝冗兵的情况。不仅出现大量冗兵,还在两军交战时处于被动。
可!
大秦先祖本就是养马出身,他们自然是不缺马的,只是他们毕竟不是游牧民族,虽然有骑兵,但是数量不多,质量上也比匈奴差上一截。
天幕中所说的天然马场河西走廊原本是赵国的领土,如今也被匈奴所占,匈奴的骑兵实力恐怕比以前还要更强一些。
你看过天幕了,大秦与匈奴相比,骑兵是弱势,但朕相信,真正的人才是可以以弱胜强的!
是。韩信扬眉,他没有做保证,也未曾自夸,脸上的表情却将他的自信表现的淋漓尽致。
好!只要你能打退匈奴,朕许你高官厚禄!
嬴政看向外面广阔的天空,目光如同利剑一般,你即刻启程,与蒙恬共同抗击匈奴!
扶苏,你与他同去!战场的确很危险,但这也是让扶苏在军事这一块尽快成长起来的办法!
诺。
韩信到了边疆之后,或许是要展示一下他的能力,很快便和匈奴进行了第一次交锋,取得了小胜。
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培养出了一支人数不多,但十分精锐的骑兵和步兵队伍,拿下了东胡地区(燕云十六州的位置),以及河西走廊。
就在韩信传来他拿到河西走廊的时候,还有一个惊喜在等着他。
徐福带领的远航船队,回来了。
早前嬴政让徐福负责出海事宜之后,就开始了远航船的督造,为了应对可能遇到的战斗,还建造了不少战船,直播西汉历史的时候,徐福已经带着船队出发了。
出发的时候徐福带了不少数千将士,还有许多用来交易的商品。
他这一走就是两年,期间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