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38章(1 / 2)

施耐庵是个俗人,信奉以战止戈,他认为天幕有句话说的很好,“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从古至今,一个政权想取代另一个政权,哪次没发生过大清洗,所谓的底层人民起义也是踩着累累白骨打出名声。

如果杀戮有罪业,报应到他身上又何妨?

只不过.....施耐庵抚摸了下乖徒弟的头顶,他还是在活着的时候早点把书肝完吧,省得徒儿受累。

罗贯中误会了施耐庵的意思,惊喜道:“师父您决定带我上路了?”

闻言,施耐庵铁掌冷酷无情的一压,摁得罗贯中龇牙咧嘴,“嗷!师父疼疼疼!!”

“你那三脚猫功夫,带你上路只会拖累我。”

“乖乖守家,等我回来。”

宴明婉道:【讲完了施耐庵,我们再讲讲他的徒弟罗贯中,这对师徒的名字并列在近代以来所有中国出版书销量排行榜上。

人称古典文学界的两大天

王,《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发行量都是百万册起步,其中《三国演义》的发行量比《水浒传》还大,截止到今天,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三国演义总销量已经达到了五千万册。】

五千万?

明朝百官愕然,这人数都快赶上他们朝代人口的一半了,这对师徒还让不让人活了?

大手们羡慕施耐庵,人比人气死人,施耐庵不仅牛掰还眼光好,收了一个不坠他威名的好徒弟。

年轻作家们则心思相反。

施大家人真好啊!他一定是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给了罗贯中,罗贯中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写出另一本不弱于水浒传的巨著吧?他们也好想拜个这样的好师傅.....

【让现代人说四大名著,他们可能不了解水浒传主要人物的名字,但提起三国,人们对书中的角色可谓印象深刻,刘备,诸葛亮,曹操、孙策、周瑜、赵云.....这些经典的人物读者们议论得头头是道,甚至会为书中角色的立场吵得脸红脖子粗。】

“来了。”

三国时期的将领们精神振奋起来。

孙策说:“公瑾绝世才情,小说一定把你写得十全十美!”

周瑜摇着羽毛扇道:“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人,伯符勿取笑我。”

孙策摸了摸鼻子:“哪里有。”他打心底里认为周瑜配得上这个评价好不好?

袁绍眯起眼睛,他知道自己败了,但除了司马家恐怕没人是真正的赢家,他倒想看看罗贯中会如何写他。

【罗贯中出生于元代末年,家庭从商,父亲是一位丝绸商人,由于元朝对汉人的压迫统治,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从北方逐渐迁移至南方,罗贯中的父亲也受这一社会潮流影响,常常带着商船去南边跑生意。

幼年时期的罗贯中很少见到父亲,对父亲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离开家的背影。

十四岁那年,罗贯中母亲病故,罗父带着辍学的罗贯中正式搬到杭州一带,想教导儿子继承家业。

不料罗贯中对罗父说:“我对商业不感兴趣,我恐怕这辈子都成为不了像您一样成功的商人。”

罗父一愣,并没有生气,他问儿子,“那你以后想做什么呢?”

“你应该明白我让你去私塾只是为了识字明理,并不是让你考科举做官。”

元朝有科举制,但却不是为汉人而立的,汉人考取进士的机会非常有限,且朝中的高级官职都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汉人即使考上了也在朝堂寸步难行。

“我不知道。”罗贯中说:“但是我想继续念书。”】

秦朝。

扶苏摇头不止:“元朝乃是自取灭亡。”

连科举都要防着汉人,以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政治不得人心,难怪不长久。

“罗父作为亲长的角色也不合格,在孩子最需要长辈引导的年纪离开家庭,对方将来怎会愿意和他走上相同的道路。”

扶苏暗下决心,以后成亲了一定要好好对待妻子,多留时间关心陪伴妻儿,亲手抓孩子的教育。

小韩信有着不同看法:“太子哥哥说的不对。”

“哪里不对?”

“没有罗父跑生意,何来钱财支撑罗先生的学业,待他长大,便会明白长辈的难处了。”小韩信转过头,“陛下我说的对不对。”

嬴政:“.....嗯。”

他淡淡道:“若是罗贯中将来撞得头破血流,自然会接受父亲的萌泽,走上和对方相同的道路,只不过.....”

历史没有料到,罗贯中并非平庸的分母,而是万中无一的分子罢了。

【罗父对儿子心存愧疚,答应了他继续念书的请求,罗贯中得以到慈溪随当地著名的学者赵宝丰学习。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的富庶与远离政治中心的自由,使北方的知识分子们纷纷举家迁移到此地,杭州逐渐蜕变成一个人口云集的繁荣都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