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流放后,我在东北当地主 > 分卷阅读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0(1 / 1)

?” “估计是为了买柴火。” 他们家缺柴火,田家肯定也缺,两家一块儿去罗家,买得多或许能便宜些。 顾文卿从麻袋里拿出一把柴刀:“银还是省着些花,明儿我和爹上山砍柴去。” “咱们家剩下的银子不多,也买不了多少柴火,爹娘估计是想着先把这几日对付过去再说吧。” 顾文卿看妹妹一眼:“咱们家到底有多少银子?” 他怎么感觉一直花不完似的。 顾佑安笑了笑:“我不知道,你问爹娘去。” 兄妹俩把东西都搬进去,顾文卿吃了包子,挑着刚买回来的木桶去河边挑水去了。 顾佑安又叹气,还是赶紧下雪吧,雪厚了,以后就拿雪煮水,或许能干净些。等熬过了冬天,明年想法子打口井。 顾佑安在屋里收拾着,过了会儿,顾文卿挑水回来了,顾稳和杜氏跟罗家两个儿子挑着背着木柴也回来了。 这时,村口过来一列车队,五六辆大车拉着不知道什么东西,里正在前头引路。 这是苏家送礼来了。 苏家手脚够快的,他们上午才在松江城安顿下来,半下午就送来这许多东西,可见他们的心意。 苏家真心送礼,送的都是顾家如今用得着的东西,棉被三床,棉衣五套,锅碗瓢盆等若干,粮食菜蔬等三百斤,另有其他鸡鸭等风干的杂货一麻袋。 杜氏喜不自胜,陆氏这人讨厌归讨厌,做事还是挺敞亮的。 六辆大车,五车东西是给顾家的,还有一辆车的东西是给田家的。 送走里正等人,关上门来杜氏就大笑几声:“等明年天气暖和了,我去山上捡些菌菇晒干了给陆氏送去,算是我心意了。” 顾佑安看着这些东西也欢喜,太好了,有苏家送的这些,总不用捉襟见肘了。 苏家跟田家没什么交情,真要论一论,那就只有一路同行的苦楚吧。顾家收礼收的理所当然,田家就没这么坦然了。 田清德和白氏两人过来顾家,一进门白氏就说:“路上跟苏家都没说过两句话,没想到他们还惦记着我们。给我们每人送了身衣裳,还送了两床棉被,一百斤粮食,我都不好意收。” “没什么不好意收的,等你日子好过了,回头你给苏家回礼就是了。”杜氏拉白氏坐。 田清德对顾稳道:“祁王不在府中,周长史竟能做主给苏家许多东西,苏家还有余力接济我们,想来,苏光以后在松江城里谋个职位也容易。” 顾稳和田清德对视一眼,顾稳就知道田清德为何说这话。 “田兄,咱们和苏家有情分,跟祁王那边……” 田清德笑了身:“我就是说说罢了,也没指望苏光能给咱们安排个职位。” 这不是安顿下来了么,田清德想到明年开春要种地,他就动了找其他活路的心思。 他是庶民出身,一路苦过来的,他最知道种地的辛劳。若是有其他法子过活,种地就别种了吧。 “我家两个儿子,原本都定了婚事,流放时婚约都没了。他们年岁大了,我这个当爹的,总要为他们多想一想。” 顾稳拍拍他肩:“不着急,这个冬天先好好休养吧,待明年再想法子。” 第18章 神医后人 家里衣厚粮足,不缺吃穿,田家人走后,杜氏叫父子俩装好大铁锅,先是烧了两大锅水,全家从头到脚洗了一遍,这才换上新衣裳。 随后,用苏家送来的火炉子煮白米捞饭,大铁锅里则煮着风干鸡炖昆布,鸡和昆布都有盐味,这一锅炖出来盐都不必加。 饭做好了,白米捞饭配炖鸡,一家子吃的肚儿圆,满足地躺在暖和的炕上不愿意动弹,碗筷放锅里不想洗,关门闭户,一家子睡的东倒西歪。 这一路来辛苦,从身到心都累狠了。 一家子都不出门,在家除了吃就是睡,半月功夫后,休息足了,顾稳和杜氏才有心思为以后打算。 顾稳想起半月前田清德说的那些话,他道:“田兄想通过苏光去松江城里谋个出路,我看这事儿强求不得。” 杜氏也这样觉得:“苏家那夫妻俩可不是好说话的人,要是客气点说,那叫讲规矩,要是不客气地说,那叫 迂腐不知变通。” 顾佑安笑了笑:“我看在路上时,苏家拿李家的好处时,倒是不迂腐,挺知道变通的。” 这话叫杜氏想起李洪文的小妾张氏,不知道她去了哪儿,过得如何了,唉。 顾稳道:“人性如此罢了。现如今苏家到了松江城,有条件讲究些了,自然以前的规矩就拿起来了。” 苏家那日才安顿下来,就迫不及待给顾家送来这些谢礼,顾稳猜,苏家恐怕也怕他们家挟恩图报,沾上他家不松手,所以才下了血本的,那般急切又尽心。 顾佑安想一想苏家夫妻的为人,觉得她爹说得对。 “人家既划出道来了,咱们也要识趣,以后,咱们家还是得靠自己。” 顾文卿道:“咱们家以后种地?” 顾稳点点头:“嗯,既分了地,自然要种上。” 杜氏有些发愁:“里正说明年开春了给咱们家分地,咱们家这一家五口加起来,统共要分得三十九亩地,可该如何种来。” 顾文卿刚想说哪儿有这么多地,随后又想到安安是正月初九的生日,过完年,安安就满十五岁了,及笄了。 按松江城的规矩,女子满十五,可分八亩地。 “别人家既能种,我们家自然也能。”顾稳道:“若是忙不过来,请人帮忙吧,总不能叫土地空着。” 顾稳对顾文卿道:“以后要辛苦你了。” 顾文卿不觉得辛苦,再辛苦能比流放路上辛苦吗? 顾佑安听爹娘说完,她道:“哥哥明年十七了。” 十七,年岁不小了。若不是流放耽误,今年该说亲了。 就说田家两个儿子,田二郎跟她哥一般大,田大郎比她哥大一岁,田叔夫妻俩都在为两个儿子前途和婚事打算了。 杜氏:“才十七而已,男子为了科举,及冠之后成婚也常见得很。” “松江城能考科举?” “松江城考什么科举,要考科举只能去关内,去洛阳。不过,松江城虽不能考科举,但有选官考试,两年一次,文武都有。” 松江城毕竟是小地方,能任用的人不多,文官的选官考试比洛阳会试还难,考武官倒是要容易些,任用的位置也多。 “祁王竟能单独选官任官?”顾文卿不敢置信。 顾稳微微一笑:“先皇时,松江城没这么多人,城里的事情都是离这儿最近的东北将军代管。到今朝,这些年祁王经营得当,松江城人口繁盛,来往商队又多,朝廷管不到这儿,祁王自然能做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