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这桌菜倒是好看,不知道味道如何?” “娘,您试试不就知道了。” 杜氏哎了一声,又高声道:“都动筷吧,饭菜摆出来就是给人吃的,别讲究,都是自己人,没那么多规矩。” 杜氏的话叫杜家人都笑起来,这才拿起筷子吃席。 杜氏嘴上说得这般利索,实则祁王府这样正经待客的宴席她一回也没吃过。 祁王和顾佑安的婚宴是按照这样的规格做的,顾家人是女方家,自然不会来。后来顾家人来了几次祁王府,顾佑安都是交代后厨按照家里人口味做菜,也不会摆这种宴席。 头一回吃,吃个热闹,杜氏每样菜都尝了尝,味道都还不错,不过不如她平日里来祁王府时吃的菜合口味。 吃了个半饱,杜氏就放下筷子喝汤,这时她才注意到闺女怎么一直盯着她面前的几道素菜吃,杜氏顺手给闺女夹了几样她觉得味道不错的菜。 “娘,您吃您的,我自己来。” 菜放在碗里,顾佑安也不吃,还是只吃那几道顺口的素菜。 杜氏不赞同道:“你这丫头,什么时候还挑食了?” 顾佑安肯定不认:“也就是今天没胃口,今儿好日子呢,您就别念叨我了。” 杜氏族人还在,杜氏到底要维护女儿的脸面,也就不说了。杜氏叫丫头拿了个空碗来,盛了半碗鸡丝芙蓉汤递过去。 这个汤看着还行,顾佑安都给喝了。 杜青知道外甥女的饮食习惯,又是个医术还不错的大夫,望闻问切的功夫很不错,这会儿见外甥女挑食,顺口关心了几句外甥女的饮食起居,心里就有了猜测。 午宴后,留杜家人喝了两盏茶,杜二叔就提出告辞,刚好顾佑安又困了,就吩咐刘忠送客人回去。 顾稳带着杜家族人先走,杜青和杜氏兄妹俩不知为何留了下来。 顾佑安掩嘴打了个哈欠:“娘,您有事?” 杜氏眼睛锃亮,期待又跃跃欲试:“安安快坐下,叫你舅舅给你把个脉。” 顾佑安感觉到她娘不对劲,她忙看向舅舅:“你们这是做什么?” “先别问,先叫你舅舅给你把了脉再说。” 这时,屋里伺候的郑二媳妇儿,晓月、小菊几人也露出期待的神色。 顾佑安缓缓坐下,笑道:“你们不会以为我有孕了吧。”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ⅰ????????ē?n????????5?????ō???则?为?山?寨?佔?点 郑二媳妇激动到话到嘴边又咽下:“王妃,您叫舅姥爷给您瞧瞧脉象吧。” 大家都这样兴奋,说不准……顾佑安心里也生出一丝期待。 撩起衣袖,伸出手去,顾佑安道:“那麻烦舅舅给我瞧瞧。” 杜青闭眼诊脉,专心摸了两遍,才道:“应是有了,只是日子浅,脉不太显。” 杜二媳妇儿忙道:“若是如此,算一算日子,应该还不到一月。” 杜氏猛拍大腿:“那还等什么,快去东街上请张大夫过来。” “奴婢这就去。”小菊一撒腿跑了。 晓月笑道:“舅姥爷的医术肯定没错,我们府上有个府医,不如叫过来也给王妃瞧瞧?” 杜氏忙点头道:“去请去请,多个人瞧也放心些。” 杜青并不在意,他端起茶喝了一口,笑着跟顾佑安道:“身子骨养得不错,你爹娘以前为你没少费心。现在你成婚了,爹娘不在身边,一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生儿育女对小娘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嗯,多谢舅舅,我知道的。” 大周朝的医疗环境就这个水平,能治的病有限,比起生病找名医,最好还是别生病了。 身体太差,崴脚就伤韧带或是骨折,一辈子都受折磨;牙 齿不好得了牙病,那就熬着吧,古代多少官员是因为牙病告老还乡的?w?a?n?g?址?F?a?b?u?Y?e???f?????€?n???????????????????? 这些日常小病都这般磨人,更别提动辄要妇人性命的生育难关了。 顾佑安再知道这些不过了,比起穿越之前,她现在是十倍百倍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她穿越之前几年疫情严重,家里囤了许多家用药,那些都是她以后救命的好东西,多少盒多少粒她都清点记录好了。 外公外婆去世时,柚子担心她,带着孩子在她家住了几个月,后来搬回她家了,柜子里好像还剩下一些尿不湿和其他婴儿用品,回头也要清点出来。 若真有了孩子,柚子家的小宝贝,她的干儿子用剩下的婴幼儿用药,每一粒都不能浪费。 这一想就想远了。 刘忠在门口禀报:“王妃,府医到了。” “进来。” 祁王府的这个府医原是军医出身,比起把脉看诊,他最擅长行疡医之事。府医把过脉后,也说不准是不是有孕了,只说有可能。 不过一会儿,张世南被请进门来,他摸完脉就说:“有了,日子还不长,别乱跑乱跳,好生保养着吧。” 杜氏欣喜万分:“好极好极,真是老天爷保佑啊。” 顾佑安眉眼弯弯,摸着肚子想到了周祈在家中日日缠着她的日子,问她想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儿,想要几个,要男娃还是女娃。 他,若是知道有孩子了,一定会很高兴吧。 张世南问她饮食起居,问过后他笑道:“胃口稍有改变不用在意,说不得过一段日子就又变回来了。你呀,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不用勉强自己按照以前的习惯起居。” 顾佑安含笑点头。 杜氏忙道:“张大夫,以后要麻烦你常来王府走走,给安安请个平安脉,我们也好放心些。” 张世南笑着答应:“以后我半个月来一趟吧。” 顾佑安觉得可以,对张世南的医术她还是放心的。 这边的事既了,张世南还要去医馆坐诊,这就先走了。杜青闻言也起身跟着,他去帮忙打个下手。 杜氏不着急走,她先问:“安安,你屋里伺候的人有哪些?” 顾佑安指给她娘看,大丫头主要是小菊和晓月,管事媳妇儿是郑二家的,魏嫂子。另外就是大太监刘忠带着下面几个小太监。 杜氏皱眉:“怎么才这么几个人?” “娘您知道我的,我不喜欢身边太多人,有他们几个安排我屋里杂事就够了。” 杜氏不赞同道:“以前只有你一个人就罢了,现在可不一样了,你再选几个有经验的媳妇儿婆子在屋里伺候着,再过几个月,该给孩子选奶娘了。” 杜氏一桩桩一件件说给女儿听,从怀上到生产,到养育孩子,需要什么样的人手,要准备多少东西,可要费不少心思。 杜氏越说越不放心:“左右我在家中也无事,不如我来照看你?” 顾佑安觉得这样安排不妥当:“您若是日日不在家可不行,家里还有阿萱需要您照看,没有您盯着,那丫头只怕闹翻天了。再说大嫂那儿,大嫂的肚子也六七个月了吧,很快就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