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 > 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 第22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 第225节(1 / 2)

钱亮亮撇撇嘴,放下是不可能放下的,饿着呢,他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五岁的钱然然显然比哥哥要贴心一点,啥话都没说,主要是小丫头吃饭不挑,埋头大口大口吃着,罗迎秋给闺女夹了一筷子后,才给自己也添了点。

一块儿豆腐进嘴,确实没啥味儿。

闻着楼上飘下来的香气,罗迎秋没忍住感慨了一句,“该说不说,闻团长还怪享福的。”

这婚结得多好啊,天天跟着媳妇儿去大舅子家吃,小夫妻俩饭都不用做。

钱明沉很是赞同,“可不是嘛。”

实际上,可不止钱明沉夫妻俩这么想,楼里其他住户差不多也都这么个想法。

二楼。

怪享福的闻谵还有半天假期,小夫妻俩就在家里把摆酒要用的东西规划了一下。

半天的时间过得很快,第二天雨也没有要停的意思,一直淅淅沥沥的,天气倒是挺凉快的,没了前两天那种闷闷沉沉的感觉。

闻谵跟穆卓吃完早饭就出门了,他们工作上的事情不少。

相比之下,穆绵她们就清闲得多。

聂思慧来这边一个月,工作的事情暂时还没有眉目,她当然是想找个工作的,就是家属院这边,军嫂真是不少,工作机会又没有那么多,属于典型的僧多粥少。

更何况,严格来说聂思慧是没有高中毕业证的,她这个学历,在清风大队的时候算是不错,但在众多军嫂中并不算很拔尖。

不过她有教课的经验,这边小学老师如果有空位,应该是能争取争取的,只是眼下还没有,别的工作也没有合适的。

穆绵对家属院这边工作的事情倒是没那么上心,毕竟这些工作都没画小人书挣钱。

六月底从首都寄出去的那本也已经收到了回信。

像穆绵这种已经出版过多本的人,稿件是不用跟普通投稿混在一起的,能不能过稿,结果出来得很快,回信寄来也快。

信直接寄到了这边,聂思慧去传达室帮忙拿了回来,一直放屋里的,穆绵这两天才看到。

有两封,一封是负责编辑的,一封是毕勤的。

毕勤现在是主编,负责穆绵这个编辑算是毕勤的下属。

六月份寄出去的这本,算得上是穆绵这些年最用心的一本,过

不过稿的问题基本上不用担心,她相当有信心。

没有意外,回信的内容跟以前大差不差。

负责编辑的信相对来说公事公办一些,说了排期、稿费之类的问题,最后还对故事内容夸了又夸。

毕勤的信就直白得多,除了唠家常的话外,其他全在说穆绵这次绘编的这本肯定大卖,指定比她以前那些销量都好。

穆绵读着信也开心得很,能大卖当然好啦,她跟出版社签的可是分成,卖得多她稿费就多。

不过这也只是预测,现在都还没印出来呢,具体怎么样,还得过段时间再看。

眼下,穆绵暂时也没画新的小人书,这雨一直下了两天,没什么事儿的时候这邻里邻居的就喜欢窜门唠嗑。

两天下来,这楼上楼下的基本上都唠过几句。

四楼那两家的嫂子年纪相对大些,跟葛秀青差不多,看穆绵跟看闺女似的。

三零二的沈谷蓝跟三零一的钟凝年纪就小得多,都不到三十。

沈谷蓝头胎生得凶险,月子坐得久,现在还没出月子,穆绵没见到人。

三零一的钟凝,穆绵倒是见过两面,是个文化人,在市区有工作,还是拿笔杆子的那种,身上带着一点淡淡的傲气,性格也不是很外向,每次遇到也就只是点个头打个招呼,没多聊。

相比之下,还是一楼的罗迎秋更好相处些。

主要也是因为,西西天天跟那两个小娃子玩儿,小娃子玩在一起,大人们能唠得也多些。

雨停后,转眼间就到了礼拜天。

穆绵跟聂思慧说好了去市里逛逛,有不少东西要买,连带着柳双翠一起,老太太跟穆富贵都不去。

老太太懒得去挤班车,穆富贵同志要跟游老爷子去下面公社的河边转转,妄想着能钓几条鱼上来。

因为游老爷子之前钓到过,富贵同志觉得他上他也行。

这边基地说是靠近市里,但其实还是有些距离的,毕竟这么多人呢,占地这么大,当然不可能建在市区。

基地往东走是去市区,往西走是一个小县,旁边几个公社属于县里管辖的区域。

礼拜天的早上,穆绵拾掇拾掇就跟自己老妈嫂子出门了,兜里揣了不少钱跟票,其中还包含了两张值钱的照相机票和买电风扇的票,都是闻谵弄来的。

照相机其实不急,但电风扇穆绵是非常想买的,这边的天一直要热到十月中旬才会渐渐开始转凉,夏天非常的热且长。

除了这两个大头外,其他要买的也不少,比如摆酒要用的糖花生瓜子这些,这边其实也有卖的,不过糖的种类比较少。

穆绵忙酒席的东西,闻谵也没闲着,打算去木匠那把床头柜的事情弄弄,还有一些小板凳之类的。

虽然穆卓夫妻俩之前把穆绵她们这房子布置得规规整整的,但等真住进来,确实还是少一些东西。

三个女同志出门比闻谵早,班车不等人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