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 > 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 第27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 第275节(2 / 2)

照现在这个趋势下去,这两年她即使啥也不干,一年能拿到的钱基本也是万元起步,作为一个已经画了十六年的老作者,这稿费一点也不夸张,她开始得早嘛。

三月份除了拿到了版税分成外,穆绵还收到了电影制片厂的信,是汪晓瑶主任寄来的,汪主任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前签合同的时候,也是她在跟穆绵对接。

汪主任寄信来说的也不是什么大事,主要是说《小丫和朋友们》动画片完成进度过半了。

从七七年底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能有这个进度已经算是可以了的,这年头技术有限嘛。

简单说了说动画片进度后,汪主任后面还对系列二的畅销表示了祝贺,重点是…她说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继续合作,也欢迎穆绵去电影制片厂参观《小丫和朋友们》动画片的制作。

字里行间无一不在表达她对系列二的看好,如果真有机会继续合作的话,穆绵当然是开心的啊。

不过也能看出来,这事儿不是汪主任一个人说了算。

而且也不着急,《小丫和朋友们》的动画片都还没制作出来呢,反响怎么样还是未知数,现在就说系列二有点为时过早。

至于去沪市这事儿,穆绵确实是非常心动,能亲眼看看自己作品的诞生这真的很有意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

她馋沪东的房子!!

要知道,等到九十年代初,沪东会成立开发办,到时候沪东的房子可是成片成片地拆迁啊。

这会儿大家还不稀罕,便宜的几百块就能买一套,名副其实的白菜价。

这要是不买几套放着,上辈子就算白活了。

不过也不用急就是了,要去也得等假期,现在指定是不行的,还得上课呢,根本走不开。

眼下,进入四月份后,天气一天天暖和了起来,中午热的时候能有个十几度,穿一件单衣就可以了。

早上冷一点,就四五度的样子,骑自行车还是有点冻手。

开学一个月,家里的大学生小学生都在按部就班地上课学习。

小吃店那边,老两口也是越来越忙了,客人多嘛,礼拜天的时候还好些,家里空闲人多,都能帮忙。

平时真是有点忙不过来,又要处理鸡鸭这些,还得备菜。

不过早在三月下旬的时候,穆富贵就给家里打了电话,说了一下小吃店的情况,穆晚激动得很,当即表示工作处理好就过来。

在哪做饭不是做啊,在机械厂做饭一个月只有四十多块,殷承福在国营饭店还要少一些,一个月三十出头,他不是主要掌勺的大师傅嘛。

小夫妻俩加起来一个月接近八十块,在红星公社条件算是可以了的,但这工资已经快到头了,再涨也涨不到哪里去。

首都这边不一样,大城市机会多。

她们这工作处理起来简单得很,没办理转让,找了人顶班,顶班期间的工资啊票据福利啥的,自然都归人家。

主要是殷承福他老爹这人有点保守,老人家觉得铁饭碗得端在手里才行,转让出去最少是可以拿到三四百块钱,但这代表没有退路了。

不只是他,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是这个想法。

现实就是,只需要十年时间下岗潮便会来临,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

当下,四月十二号的时候,穆晚小夫妻俩带着枣枣到了。

这天上午穆绵刚好没课,她一个人去接的。

一家三口一出站穆绵就看见了,穆晚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了两个袋子,殷承福背着一个大包,手里还拎了不少。

穆绵快快挤到前面,“小晚姐,这儿呢!”

穆晚大步流星的,一走到穆绵跟前就开始叭叭,“我的妈呀,总算是到了,几十个小时啊,小绵你以前咋下车都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穆绵:“第一次也给我累够呛,多坐几次就好了。”

殷承福:“还好是卧铺票,硬座真是不敢想。”

穆绵把枣枣抱了过来,“奶在家做好吃的呢。”

小枣枣立马响应,“三姨,我要吃,吃多多。”

小胖墩胃口好得很,一点也没有被长途旅程影响到。

穆绵笑眯眯的,“少不了你的。”

穆绵一边说着,一边带着一家三口去了公交车站,第一次坐火车的穆晚两口子刚刚还在吐槽火车上的种种呢,这会儿全然顾不上了。

两人探着个脑袋东张西望的,一模一样的神情里全是对首都的好奇、憧憬。

到了公交车上后,两人也一直望着窗外。

偶尔穆晚还凑在穆绵耳边很小声地感慨,“首都真的好不一样啊。”

又大又干净,往前倒个十年,都不敢想她还有拖家带口来首都生活的一天。

往后再倒十年,那时已经管理着一座大酒楼的穆晚回想过去时总是忘不了这一天。

她被小绵拉着,从火车站走到了四合院,从公社走到了首都,没啥忐忑,只有激动憧憬。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大伯一家永远是她们的定海神针。

大酒楼什么的,这当然都是后话了。

以后怎么样,现在大伙儿还不知道,穆晚一家三口的到来让家里又热闹了几分。

小夫妻俩二十多岁,年轻有干劲,歇了一天后便马不停蹄地去帮忙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