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2章(1 / 2)

长安小,吃过的肉也少,对此并没有好奇,倒是一直跟着盛世负责付钱的周管家有些不解。

“少爷,您要是想吃肉,咱们可以多买些肉回去,鸡羊猪甚至是鱼都可以来上一些,不必委屈自己吃这些,老爷要是知道了,会怪我没照顾好少爷的。”

盛世摆摆手,指挥着人将猪油装到车上。“这些可不是用来吃的。”

周管家纳闷,猪油不是用来吃,还能用来干什么?

只是他还未来得及细问,便见一衙役匆匆忙忙找了过来。一见到盛世,对方就高声道:

“盛里正,您果然还没走,陈大人有要事找您,请您速去县衙一趟。”

盛世擦了擦手上的油腻,不清楚陈县令找他能有什么事。总不至于昨天刚划给他的地,今天就打算收回吧?

进了他肚子的,可别想他吐出来。

盛世刚到县衙,便见陈县令一改昨日的态度,热情地招呼他坐下。

“盛里正啊,你年纪轻轻就心怀百姓,即便那些流民落草为寇,你也没有放弃他,实在是难得的善心人,也是咱们十里八乡里正们的榜样。”

盛世心中警铃大作,赶紧道:“下官惭愧,当不得陈大人如此夸赞。陈大人体恤百姓又为民做主,下官相信若是陈大人遇到此事,定然做得比下官更好。”

陈县令话还未说完,就被盛世给噎住。

他顿了顿,重新寻到话头继续道:

“盛里正与那些难民们一道来广武,想必对管理难民已经有了不少心得。”

盛世心中狐疑,突然提心得,莫非有坑?

“下官当里正尚不足一月,还需向大人您学习。大人管理广武十余年,什么样的百姓没见过,您才是我们的榜样。”

陈县令再次被噎,他见不论拐弯抹角怎么说,盛世都不接招,气得连喝了两口茶才勉强顺了气。

他瞄一眼看着恭恭敬敬的盛世,觉得对这种不会看人眼色的人,还是得开门见山。

“咳咳,本官刚刚接到消息,今年数州大旱,又多了不少流民,朝廷刚下了政令,让各城镇开城接纳流民,咱们广武按要求,须得收留三千难民。”

广武只是一个县,要收下三千人可不算少了。

盛世瞄一眼陈县令,不会是想让他来接纳吧?

果不其然,陈县令见他低着头不接话只拿眼睛瞅,只能挑明道:

“之前划给你们祖安的地比其他乡镇大了数倍不止,本官瞧着那些乡镇的地已经很是紧张,不好再将这些人安排过去,倒是你们那里地大,足够容下这些百姓。

等他们到了后,自己垦地说不定还能来得及种上一季粮食。”

盛世瞧着陈县令的语气,怕是即便他不答应,这人也要将难民强行塞过来。

“大人您也知道,我们刚来,地也还没种上,之前那两千人的粮食还没有着落,如今再来三千,怕是百姓们只能忍饥挨饿民不聊生。若是因此闹出什么事来……”

盛世瞥了一眼陈县令,没将后面的话说完,但足够陈县令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陈县令沉思片刻,沉声道:

“只要你收了他们,县衙会拨一个月的口粮给那三千流民。之后,本官只能再想想办法,当然了,你们自己也得自己想想办法。”

虽然话没说死,但以陈县令的为人,这就是只有一个月粮食的意思。

如今已经快到十月,这会儿来的难民,至少得顾他们到明年开春。

对陈大人来说,流民是个麻烦,人数越多,就越是个大麻烦。况且这些人即便他们接收了,半年后也多半是返回原籍,对于他们广武县来说,没有丁点好处。

上面的命令让他们接纳流民,说白了,就是朝廷变相向地方强制征粮。而将流民难民们打散分散到各城镇,也是为了防止人数太多,聚集起来后发生祸事。

陈大人想让盛世带走这些人,一个是因为县城不好安置这么多人,其他各乡镇的话,也有得扯皮,还是这个刚来的,比较好塞人。

对于陈大人来说的麻烦,对于盛世来说,却是天降甘霖。他他昨日还在发愁人手不够呢。

但他也不能这么轻易就答应,粮食嘛,自然陈大人能多掏一点是一点。

于是,他拧着眉一脸为难。

“可是大人,我们那里什么都没有,如何能……”

陈县令只想快点将麻烦送走,于是一拍桌子打断道:“给你们祖安免税两年,免费发三季的种子,另外那群人的口粮再加半月。”

像是怕盛世还不同意,陈县令赶紧道:“这已经是本官最大的让步了,你也知道咱们广武县不是富县,要不然本官早就……”

他猛地住嘴,斜了盛世一眼,将后面“要不然我早就捞足油水,离开此地”的话,给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咳嗽一声,继续说道:“此事就这么说定了,那些流民估计还得十日才到。你们自己早做些准备。”

盛世叹口气,做出无奈状,“既是大人的命令,下官自然遵从,还请大人日后体恤我们祖安不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