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72章(1 / 2)

也就忠平侯忠勇,根本没想过这里面的事。”

景清辞脸色不好,他抬眸看一眼不紧不慢摩挲着杯盏的长安,声音有些发紧:

“你是说方世子那事,有陛下的影子?”

长安回京的这段时间,景清辞发现他与自己所以为的根本不一样。在人前他唯唯诺诺十足的土包子模样,但其实心思缜密识大体,眼光也完全不是一个十五岁乡野孩子该有的。

甚至于,长安的武艺也出类拔萃。

不止建元帝、各位皇子以及朝中大臣想不到, 就连到了京都日日与他相处的景清辞,也想不通他是如何文武兼修的。

若说长安在盛世面前还藏着掖着,那在景清辞面前,便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与众不同。

若不是景清辞查得清清楚楚长安就是他姐姐的儿子,他都要怀疑这是有人冒充来了。

长安闻言嗤笑一声,目露鄙夷,“卸磨杀驴这种事,他又不是第一次干。”

知道他意有所指,景清辞脸色微变。

见他如此,长安也没卖关子,径直道:“十多年前的事,真的是意外?

大舅舅和二舅舅在外领兵,一个手下反叛杀了主将,一个出征时孤军深入没有后援。他们接连身死的消息传回武定,外祖父母突闻噩耗一病不起,很快撒手人寰。

母后出宫,又遇武定暴乱,被暴徒冲撞,那么多护卫在的情况下,依旧没能救下。”

“这一桩桩一件件,如何能是意外?”

景清辞不是没有怀疑过里面有人为,但两位哥哥驻守的地方相隔千里,武定距离这两处以及京都又有着近千里的路程。

况且当初武定暴民发生暴乱,也是武定地方官的问题。

当年建元帝得知此事勃然大怒,要求严查,武定官场从上至下被洗了一遍。

先是镇国公一家接连离世,接着皇后遇刺皇子失踪,建元帝后来病了足足一个月才好。

正是因为此,景清辞查来查去,最后只能认定是巧合,也是命。

“长安你……”

长安尚不够宽的手,突然按在景清辞有些冰凉的手上,目光坚定里透着一丝执拗和疯狂。

“是父皇,是他下的手。”

景清辞瞳孔陡然紧缩,不敢置信地看着长安。

“舅舅,外祖父作为镇国公本就战功卓著,大舅舅和二舅舅在军中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那时候是否有传闻,若没有景家,傅家的江山早就败了?”

景清辞盯着长安。

他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如何知晓十多年前的传言的?

“谁跟你说的?”

长安摇头,“谁跟我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父皇他不是一个大度的君主。外祖父回武定,不就是因为与他意见相左,在朝堂上驳斥了他,害他没脸。”

景清辞垂眸敛目,牙根紧咬。

长安说的一件件,都确有其事。

但他实在不愿意相信,景家满门忠良,一心一意守护大凉国土,唯一的女儿也嫁到了宫中。

可是即便如此,君王也没有对他们放下戒心。

没有比这个,更令出生入死的将士心寒的了。

“如今对忠平侯做的,不过就是历史重演罢了,不过他的手段倒是温和了许多。”

长安说的是忠平侯目前只是入大狱,受了点皮肉之苦,而不是跟景家一样,根本不给你反应的机会,直接全除了。

景清辞如今对方瞻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他家淋过雨,自然就不想要方家跟他们一样。

“若忠平侯是被诬陷的,那我们得救他出来。”

长安重新坐直身体,凉薄地吐出两个字,“不救。”

景清辞万分不解,“为何不救?”

“父皇这次明显是借这个由头夺了他的兵权,那他就不可能平安无事出来官复原职。

而何况傅临舟的人也已经顶替了他的位置,不论忠平侯此番能不能放出来,他都不可能再去西陉关,再掌兵权。”

说着,长安看景清辞的那一眼,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意味深长。

“小舅舅,景家只剩你一个,不是因为父皇仁慈,而是他觉得你身体不好,构不成威胁。留你在,给你兵权,还能洗刷他对景家动手的嫌疑。”

“若你此刻对方瞻出手相助,他便会觉得曾经对他最有威胁的两家联手了。他还能安心?”

景清辞有些迟疑,“虽然明哲保身是好事,但见死不救终归无法让人心安。”

长安并未答话。

若说方瞻对义父重要,不如说是灵武军对义父重要。既然方瞻已经不是灵武军的首领,且日后也很难再握兵权,那救不救也就随意了。

再说,只要他挣得军功,日后还能调往西陉关,到时候他掌管灵武军,刚好可以护着义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