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11章(2 / 2)

但他也有一点自己的小巧思,做完诗后给皇帝捧上一盅自己亲手做的川贝炖雪梨,说听皇帝最近有些咳嗽,希望他保重身体。

李玦才十三岁,在众人印象中就是个没什么才华的人,皇帝本来就不对他抱什么期望,见他这番出人意料的举动却是觉得无比暖心,一双眼睛直笑得眯起。

“建安啊,”这是镇南王的名讳,“朕这三个儿子你都见了,依你看来,谁最适合做太子呢?”

承德殿内陡然一静,三个皇子更是全身紧绷,就连李玦面上都现出些紧张的神色来。

这是皇帝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起立太子之事。

他公然询问镇南王,难道是有了立太子之意?

当下所有人将目光锁定在镇南王脸上,期待他会给出什么样的回答。

被众人注视着的镇南王表情无比平静,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慢悠悠地开口:“臣觉得三位皇子都好。”

“宣王殿下文采精华,定王殿下武艺出众,四皇子孝顺有加,至于哪位皇子适合做太子……还须君上定夺。”

他打了一番太极,说了等于没说。李瑾和李琮听得无比失望,只有李玦出来谦虚地表示自己还差得老远。

他话音刚落,忽听见席间传来一声冷哼。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是一袭深红色衣衫的霍行止。

李玦道:“世子可有什么高见?”

“臣自有一番见解,”话说到一半,霍行止对坐在上首的皇帝拜了一下,“不过臣在说之前,还请皇上恕臣不敬之罪。”

皇帝非常和气地笑笑:“你大可畅所欲言,朕的儿子们都还小,正是需要磨练之时,你就当给他们指导一番吧。”

“多谢皇上。”

霍行止转回身子,先看向了李瑾:“宣王殿下虽能七步成诗,但诗作的韵律和意境都只是平平,依臣看来,与其附庸风雅跟古人一样追求什么七步成诗,倒不如沉下心来好好琢磨。”

他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李瑾从生下来就没被人这样评价过,当下便红了一张脸。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也只能开口道:“世子说得有理。”

霍行止并不搭理他,一双锐利的眼睛又看向了李琮:“定王殿下那剑舞美则美矣,却是花拳绣脚,若来我霍家军中,恐怕连我的副将都打不过。”

李琮瞪大了眼:“你……”

在李琮即将爆发之时,霍行止继续开口:“至于四皇子,仅会些小女儿的心思是不够的,还请您在学识武艺上多用些功。”

李玦缩了缩身子,看着无比可怜:“世子说得是……我会多加努力的。”

皇帝想过他会出言不逊,没想到是如此的出言不逊,面上的笑容沉了些许:“在行止看来,朕这三个儿子竟无一个担得起太子之位?”

“在臣看来的确如此,”霍行止道,“但三位皇子都还年轻,假以时日必能成大器。”

李琮一直觉得自己是三个人中最出众的,霍行止这话简直是往他痛处踩,他再也按捺不住地怒喝一声:“你放肆!太子之位岂能容你一个区区镇南王世子置喙?”

“为何不能?”霍行止毫不惧怕,慢条斯理的反唇相讥,“皇上已恕臣无罪,难道定王殿下还有什么不满吗?”

李琮当然不可能质疑皇帝的决定,被堵得哑口无言。

霍行止又道:“忠言逆耳但利于行,定王殿下与其在这里指责臣,不如听臣一言好好反思。”

李琮冷笑:“听你的?你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霍行止眼眸眯起,本就锐利的眸子变得更加锋芒毕露:“南边部族滋扰边境之时,臣带兵镇压,保卫了大雍的安宁。”

此话一出,席间一片沉寂。

李琮虽面色忿忿,却也没再开口。

他外祖是武威候,他自然明白军功是无可比拟的功劳。

就算霍行止再怎么嚣张,再怎么出言不逊,只要大雍还需要霍家军镇守南疆,那么皇帝就会无限包容,无限忍让。

他不能再跟霍行止杠下去了。

霍行止心情颇好的亲手自己给倒了一盏酒,只是这酒还没喝下,他听见殿中传来一女子的声音。

“世子这话说得真好。”

这声音霍行止永远不会忘怀,他抬眼一看,果然是那个第一次见面就敢给他脸色看的元昭公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