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买活 第50节</h1>
这两个壮年汉子面色阴沉,刘老四勉强给李村长赔了罪,回头呵斥了一声,“还不走!”
说着,飞起一脚,将自家带来的一个脚凳踢掉了,转身骂骂咧咧,扬长而去。他身后一个瘦小的身影忙着冲村长磕头赔罪,吃力地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拿着脚凳,跌跌撞撞跟在丈夫身后,在夕阳中没入村口。
李村长叹口气,也不再多管,而是继续说道,“这确权文书,咱们村也是试点,可以签,但不强迫,总之你们自己都想好了,若要去做工的,便来我这里报名,仅限三天,过了便无效了——且我劝着你们,万事要往开里想,可别想着那便不买牛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又怎么说呢?村长,您脑子好,您教导教导阿里。”
“能不能留女人在村里做活,我们出去上工?”
“你傻呀!你出去也是25文,她出去也是25文,你留在村里能把农活做好,还能干点别的,哪怕是砍柴抓鸟呢,她留村里那点田里的活都做不好,你怕她进城不回来,你就不怕她留村里和人跑了?”
李村长恨铁不成钢,“至于牛,那泉村就是我们隔村,他们女眷都出去做活赚钱了,咱们这没能去,那谁的村子先买牛?这口气你们能忍得?”
相邻的村子,就没有不攀比的,众人一听这话顿时激起了荣誉感,“可是了!”
“自去年他们被选为试点,泉村那群表子养便抖起来了,牛再一买,越发被他们压了一头去!”
李村长叫道,“可不就是!就村外角那些荒地,谁开垦就是谁的,他们有了牛到处去垦荒,以后我们刘家村出去说话还有人听?还有媳妇肯嫁进来?”
没有在村里生活过的百姓是很难想象这种竞争的,而生活在村里的农户则能实打实地感受到弱村被压迫的憋屈,那是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抬不起头的感觉,众人的紧迫感一下都燃了起来,彼此议论着逐渐散去,许多人家都生出了让女眷出去做工的念头,只是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才划算,还有些糊涂,要找一二知己,从自家的情况出发,推心置腹地仔细参详。
“喂,你人呢?”
哪怕大多女眷并没参加村口的集会,但自也有人在当晚坝上的聚会中讲了这件事,当晚黄富家的媳妇刘小玉,回家时便叫着自家丈夫,通知他,“我想去城里做两个月的工,你看你这两个月是去哪里吃饭好,再有也要有些路费带在身上。”
黄富一下就把手里的水烟锅子重重搁到了桌上,“发什么梦呢!不许去!”
第110章 确田风波(中)
若是把这世上的婚姻分为几种, 情投意合的、反目成仇的,凑合着过的,只怕现如今九成以上的婚姻都落在凑合着过这里。凑合着呗——难道离了还能找更好的不成?
这句话放在黄富和刘小玉身上也是十分合适的,他们当时成亲就是谁也没看上谁, 刘小玉生得不怎么样, 五短身材, 吊梢眼有点三角的味道,性子也说不上很好——自然, 在如今的世道, 只要是个女娘, 就没有嫁不出去的, 刘小玉的眼光还高得很哩, 一心想要做个城里人,只是她娘家不愿出陪嫁, 便将她说给了同村的黄富。
在黄富这里,他本人是不愿娶刘小玉的, 只是当时他老娘还活着, 亲事便没做儿子的来发话,两边大人说好了彩礼嫁妆, 强压着办了喜事,日子也就这样过下去了。
这村里一半以上的夫妻都是这样成的, 半大小子、半大姑娘,哭哭啼啼地凑在一块,彼此间连熟悉都谈不上,更别说喜欢了。只要他们愿意, 甚至可以经年累月地不说一句话——若没有耽误了生孩子和做农活, 怠慢了该给娘家的礼数, 那么也没有谁会产生什么意见。
黄富和刘小玉的日子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地过下来的,他们生了两个孩子,都没能养活,一个是男孩,七个月上染了风寒,烧了三天三夜,病好了以后便痴傻了,按家里的意思,被弃到了婴儿塔里,第二个是女孩,胎位不正,难产,生下来就没了气。
这在此时,是常见的事,孩子没了就只有再生,但第二次刘小玉生产,由于胎位不正生不下来,村里的稳婆甩手不敢管了,黄富进城去请了大夫,花了三两的药费,这便成了黄家肩上十分沉重的担子,这三两的印子钱让黄家始终没能喘过气来,之后黄母病了,怕儿子又借印子钱去找大夫,便乘还有力气的时候,自己走到池塘边跳了进去。
这件事让村里多了一段绘声绘色的鬼故事,从那以后好几个月,天黑了孩子们都不敢从池塘边上过,也让刘小玉和黄富的日子更难过下去了——为了还上这三两银子的债务,黄富农闲了就卖命的四处做短工,母亲自杀时他是不在家的,好几个乡亲都和他说,很怀疑他母亲都衰弱成那样了,怎么还能走到池塘边上,甚至有人那天傍晚在池塘边上看见了两人的影子,说是收尸时见刘小玉的脸色和往常也十分不同。
这样的事完全难以求证,乡间有太多人命就是在这种无法求证的情况下逝去的。不论如何,黄母一死,黄家的财政倒是缓了许多,刘小玉也就不用再在病榻前伺候了。她本人多次抱怨过黄母身体不好,家事繁重,这在村里也是人尽皆知的。
这些闲言碎语,如果换了一个媳妇来承受,那几乎是可以杀人的,但刘小玉又姓刘——买活军没来之前,刘家村的大姓还是刘,刘小玉娘家虽没钱,但至少能保证了她不会因为几句流言受到追究,而且这种话也传不久就没人再讲了。
只是刘、黄之间,本就不好的关系便更加地疏远了,刘小玉本就嫌弃黄富没有手艺不会赚钱,而黄富现在嫌弃她的理由那可就太多了,生得好看不好看那都不是事,懒惰,家里的活计这不做那不做不说,连老娘都没看好,被她溜出去跳了池塘,简直就是个丧门星,自打她嫁过来,家里就没好事。
但若说要和离,那也是不能的,刘小玉是刘家人,这样的大族都要面子,黄富既不能休妻,刘小玉也不敢回娘家去。二人的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彼此也没法不闻不问,还是要一道种田,否则活实在是做不完。只是口角比从前更频繁。
黄富对刘小玉的评价十分的低,“你出去能带回什么钱来?扫盲班你都差点毕业不了,怕不是还要把路费花光了,在外头给我倒欠了账回来!”
他们家的三两银子还是买活军来了以后才算是揭过,刘小玉不甘示弱道,“我不去挣钱,什么时候才能买牛?就靠你?你能行?”
黄富今年近三十岁,力气已经渐渐不如十年前了,他们家还没有儿子,未来实在是渺茫的——十年后他要四十岁,按村里的经验,四十岁已经是要佝偻着腰的年纪了,田里的重活也不是十分地做得了,而哪怕今年就生了个儿子出来,那时候他的儿子也不过才十岁,压根没法接过担子。到时候田里的活谁做?两个人就这样慢慢地饿死?
更不说现在这孩子还不知道在哪,自打刘小玉难产过那一次,几年了肚子里都没消息,黄富现在都很不愿去想将来,买活军来了,对他来说似乎是件好事,旁的人家都欢欣鼓舞的,私下给谢六姐立牌位,黄富却觉得他们实在是可笑,谢六姐就算是神仙,能变出个十二三岁的儿子给他么?他老了能养活他么?那个医院能治得好病么?他每常肩背那一块痛得要命,买活军能让他的肩膀直起来么?
生活对于黄富来说是很没有希望的,他因此便更不愿意和刘小玉说理了,在他看来,自己实在是运气不好,旁人娶回的娘子,别的不说,至少勤快善良,孝顺婆母。而他母亲却亲自聘回了一个有意害死自己的儿媳,又因为娘家势大的关系,不好十分地追究,这些年来,虽然岳家也给了些照拂,但能顶得了什么事?他现在只愿刘小玉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别再来招惹他给他生事了,这女人蠢得也是离谱,现在刘家都倒了,还这么有恃无恐的,和一家之主说话,也不放尊重点!
二人争执了一会,话都说得难听,刘小玉字字句句说的都是黄富没本事不会挣钱,连三两银子的账都填不上,甚至还说到了黄富死去的老娘,“你娘不就是因为知道你的这点草料,这才干净利落一死了之!她可不敢再来三两债了!”
这句话戳心窝子了,黄富怒喝一声,挥着水烟锅就往刘小玉头上敲去,刘小玉伸手去挡,被烫得一缩,竟丝毫都不示弱,转身就抄起堂屋门边上的扁担,怒视黄富道,“吊毛龟,你叫不叫我去,我也是要去,你个咀子,明天就去离婚!阿里自己过好日子去!我赚钱买了牛,种不得我自己的口分田?”
有句话叫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这句话其实在有些地方是‘下雨天打媳妇,闲着也是闲着’,村子里不打老婆的农户实在是少之又少的,倒也不往死里打,几个耳光,几下拳脚,打得狠了怕她跑了,或者上吊了,但完全不打那也是不成的,‘女人不打岂不是要上天了’!
当两夫妻情投意合时,时常会说一句话,那就是‘过门来,也不曾动我一个手指头’,可见当时的家庭暴力是多么的普遍。黄富自然也是打刘小玉的,前几年不怎么打,他母亲去世后便频繁了些,而刘家倒台以后就更频繁了,但不论频率如何,只要她动手,刘小玉就只能低眉顺眼地受着,绝不敢进一步触怒她,这还是她第一次反抗。
这自然是因为买活军了,因为那荒唐的女田,或许也因为农妇进城能找到工做,刘小玉便逐渐地抖起来了——所以说女人识字做什么!识了字更奸,更坏!黄富没喝酒仿佛也有了三分的醉意,拿着水烟锅,起身问着,“你这话当真?”
“我便要分了你一亩田去又如何!”刘小玉像也豁出去了,扁担舞动着不许他靠近,有些歇斯底里地尖叫道,“就要分了你的田去,吊毛龟、长工种子,连儿子都没有你要田又做什么!离婚!明日就进城离婚!”
黄富道,“好!好!好!”
他将水烟锅扔在地上,砸出几点火星,生受了刘小玉扁担一拍,走到她身侧,那扁担刮在他脸上,热辣辣的,定是刮出了血,黄富也不管,一手就被他抓住了刘小玉的后脖领子——他虽不高,但刘小玉更矮,哪里比得过男人的力气,若是以前,抓着发髻刘小玉根本连动都动不得,此时头发剪短了,抓了后脖领子,她也只能徒劳地挣扎,又吃了黄富一巴掌,手里的扁担不觉就松了,掉到地上‘呛啷啷’稀里哗啦地滚远了。
黄富扯着刘小玉往堂屋外走去,刘小玉尖叫道,“松手!救命啊,来人啊!杀人啦!”
黄富心下只觉快意,狞笑道,“松什么手?咱们这就去离婚!走啊!”
此时已入夜了,村子里是没有更夫的,彼此的住处又隔得远,黄家本就住在村中荒僻处,有一条路直通村口的池塘,否则当年黄母的死也不至于没个见证,刘小玉的叫声全淹没在蛙鸣中,不过激起了几声犬吠,远处一片屋舍淹没在黑暗中,始终无有灯火出来。黄富将刘小玉扇了几下,刘小玉力便弱了,叫也叫不出声,待到了池塘跟前,一把将刘小玉搡了下去,这池塘四周都是黄土,他滑到塘边,就着将刘小玉按到水里,对方极力挣扎,黄富不管不顾,只哽咽道,“娘,儿子送人下来服侍你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手下反抗力道渐弱,黄富忽而松开手,仿佛大梦初醒一般,将刘小玉拎了起来,又摇了几下,心中惊慌至极,诸般念头纷至沓来,心底只想道,“这就死了?别死,别死!”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竟会成了杀人的凶徒,但将刘小玉摇了几下,感觉到她身体中仿佛又有一股力气正在凝聚,躯体还没完全变软,忽又起了一念,暗道,“不对,不对,她若活转回来,还有我什么好果子吃?怕不是要去彬山做苦役也!”
他这般作为,若是从前或许还无妨,毕竟还没死人——但现在买活军来了,这便不叫‘毕竟还没死人’,而是叫做‘几乎已经杀人’,买活军对百姓是很凶狠的,从没有‘念在初犯’,‘毕竟家事’,以刘小玉的性子,一活过来,必定是要四处去嚷嚷,这种几近杀人的行径,闹开了他一定会被送去彬山。他和村长又无交情,再说村长现在也不敢遮掩这么大的事,村民们时常进城,谁都可能去告状。
他家中无旁的亲戚了,这一去彬山,家里的地岂不是都给了刘小玉,到那时候,她坐地招夫,找个新男人,若是生了孩子,这块地以后就真不姓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