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买活 > 买活 第30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买活 第309节(1 / 2)

<h1>买活 第309节</h1>

“哦,对了,生药铺——你是要发财了——他怎么说的?”

说到生药铺,大家不免又节外生枝恭喜了林老爷几句,林老爷忙分辩说没有发财,反而白填了不少药材去做药包,给征发的民夫放在口罩里,让他们去埋尸体时用来祛病——随后才低声道,“千户老爷也和我说了实话,他确实是投靠不得才决意要坚守的,倒不是因为买活军没有给他封官许愿,而是因为使者传达的条件太苛刻了!”

“果然!”

“就说了!”

不少人立刻拍了大腿,认为生药铺林老爷算是把马千户的真心话给骗出来了,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问起了买活军开出的条件:马千户办不到,不代表他们办不到啊!若是能从中撮合,免去这一场刀兵之灾,有什么不好呢?就算买活军要钱,众人钱财上折损一些,那也是无妨的,平安才是大福大财啊!

“说来,当时看着也的确是难办的,尔等也都听说了,买活军恼怒于围屋聚居,族长一句话,比圣旨还大,让他们那些规矩无法落地,所以一定是要敬州府这里归顺了之后,立刻主持分家拆围屋,所有聚居的族人强行迁徙。”

这个是知道的,也是五大户如此积极反抗最大的原因,这等于是挖他们家的命根子,而众人坐在这里,也都是默认能接受这条,当下都是点头,道声“这个好办”。

“千户老爷手下无人,难怪许诺不了,但我等可以报效啊。”

“正是,我等不但可以率先分家,还可行文催促县治,告知各村寨已被包夹,催促他们快些分家!”

这一条算是过了,第二条又是艰难,“使者还有第二个条件,那便是要在敬州彻查真老母教的来龙去脉——真老母教一案,你们可是知道的?”

这就有人消息不够灵通了,毕竟好像使者进城之后,没有什么人在议论此事,林老爷便不得不先从运动大会说起——一说又是小半个时辰,期间不断跑题,这里有得是土包子不知道买活军要开运动大会的事情,甚至很多人都惋惜自己没有缘分见识这样的热闹。

等到遇刺事件其中的来龙去脉,被林老爷娓娓道来,又引出了真老母教。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敬州这里猛然承受的攻势,以及买活军处置策略的苛刻,竟是和真老母教有关!买活军得知真老母教在敬州有坛口,因此才会有出征敬州,而且必须把所有村寨粉碎的决心——围龙屋太容易信奉魔教,为官府所不容!

“竟有此事!”

“如此要紧的关节,我们怎么不知道?!”

“原来这才是一切肇始——买活军要千户老爷在城中找出真老母教的坛口?千户老爷却办不到?”

“千户老爷就那么几百兵,如何在城里查这个?那些兵还多有不会说本地土话的呢!”

林老爷这话也是有理,别说马千户了,就是府衙,在这种事上也是无力的,捕快就那么几个,去查魔教坛口,简直是大海捞针,而且这种事不是说随便抓几个人就能说是魔教信徒、坛主的,买活军那里也是不傻。众人听了,也知道马千户的确难办,这种事就是要找人顶罪,也只能由他们这些地头蛇来办才能办得齐全。

毕竟,有点学问、神神叨叨的坛主,懵懵懂懂的信徒,这都需要人去扮演,还要有大量的人证,不但演员要有足够坚定的信念,这么多人证谁来制造?除了本族长辈之外,很少有人能有这样的控制力!

“此事……”当然了,便是对于乡绅们来说,这也是要出大血去操办的,因此众人便不急于大包大揽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犹豫着是否表态,还有人转着眼珠子,若有所思地问,“此事,是否能和五大户拉一拉,说起来,他们本就仇视六姐,说不得还真有人信奉这个什么劳什子真老母教——”

其实,这话也是有点强行的了,因为在买活军进犯之前,本地对于买活军的认识仍是稀少,尤其是种田为主的五大户族人,对千山万水之外的买活军实在也谈不上仇恨,不过如今人都死了,剩下的妇孺还不是任人揉圆搓扁的——

“等等,提到此事——”

商议到这里时,却突然有人若有所思地摸起了胡子,“咦——啧!嘶……我好像有点明白,为何买活军发兵的理由,在本地没有流传了——或许是有人在压消息啊,是了,是了……我想起来了,小范举人,小范举人一向是笃信这些神道的,去年他好像的确是从潮州迎了一个道长回府养着,说是……对,就说是白莲教无生老母!当时我听说了还很奇怪,怎么他也信奉起白莲教来了,我们客户人家一向都不信白莲教的——”

说到这里,众人面面相觑,齐齐叫了起来,“天道循环,报应不爽,难怪大水要淹了他们家的乡兵!原来买活军兵发敬州,居然是他引来的!”

“这姓范的,竟敢犯下行刺军主的大罪!难怪他要顽抗到底!”

“天啊!”已有人吓得跌坐在椅子上,茶水洒了一身,却惊得是动弹不得,“这小范举人,他该当何罪!”

范家会被如何处置,众人已是无法想象了,此刻所有的惊讶,全都化成了紧迫——“必须要告知马千户,立刻把此人拿下,以填六姐之怒!”

“对,对!千万不能被他跑了!立刻把这个祸头子拿下,如此方可解我敬州之危!”

当下一群人简单计议了一番,便分头行事,林老爷带着回忆出线索的郭老爷,飞奔去千户军营,其余人亦是不免回家去召见心腹,透露这个惊天消息,不到一日的功夫,这消息便在城内不胫而走,沸沸扬扬——原来敬州之祸,居然是小范举人招来的!

第617章 惨案之后(下)

“做什么, 做什么!这是要把人全逼死了,全上吊了才甘心?我呸!我们范家就是死也要死在老宅里,叫你们没法安生!”

“天老爷啊!五通神你开开眼啊!我们这是没活路了!怎么不降雷把恶人劈死啊!”

“还敢称神道佛的?就是因为你们这帮愚夫愚妇信仰魔教,才给敬州招来如此的大祸!现在是县里的人还不知道, 不然, 怕你们全族都要被活活打死!”

“就是!你们范家欠我们吴家的血债怎么来还?我们可没信魔教!人没了, 不赔钱此事能过去?要不是因为你们范家, 怎会惹来天罚?!”

“你们本就是多行不义!这都是范家的报应!死就死在老宅里好了!怕什么!我们张家老庄的围屋里难道没有被你们逼死的族人吗?”

“那……那是举人老爷的庄子, 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才是一大早, 范家庄子上就是热闹非凡,阿财媳妇侧耳聆听着外头的争吵声, 忍不住也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掏出手帕来按了按眼角——这几日,范家人的眼睛几乎就没有干过,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儿郎死在了那场大变之中, 甚至还有人所有儿子都葬送在里头的, 不说别的,光是这样的噩耗, 就让人难以承受了,更何况后续消息不断,一个更比一个坏,一个更比一个对范家不利呢?

先且不说, 最让家人无法接受的一点,是葬礼问题,府衙已经发话了,在大溪坳里的尸首不许随意认领翻检,全都是剥光了, 衣物焚烧,财物用来聘请民夫,就在大溪坳掘大坑埋葬——这就意味着大溪坳的死者,对于家人来说,是死不见尸的,只能立衣冠冢。这让家人们如何能够接受?

当下就有人要闹起来,但官府却是少见的疾言厉色,以疫病威胁,城中其余大户人家,也是连成一片,包括百姓们都是众口一词,要让这些人尽快安葬,甚至还有人建言,若是五姓有人闹事,就要把死者全都浇了火油焚烧掉的。

比起草草安葬在坑里,死了还要被烧毁,这自然是更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了,再加上大溪坳惨剧后,五姓势力大损,已经无法和城中民意抗衡,只能黯然接受了这个处置,包括尸首剥光了安葬,也是无可奈何——这完全是为了害怕后续有百姓贪图尸首上的残余钱财,盗掘坑墓,引发疫病,再加上正好府衙也需要一笔钱财来聘请民夫,是以便如此安排了。而疫病这个东西,就是最有力的理由了——岭南这里可不比别处,是实实在在地承受着疫病威胁的,光是一个疟疾就够受的了,倘还来尸瘴,那真是活人的性命也要一体断送去了。

这且还不算完,好不容易,经过几天的震撼、哭嚎,屋子里的大家算是接受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了,可后续又传来了更不好的消息——范家人还不说要寻根究底,找出到底是谁把阅兵处设在大溪坳呢,城里就有人指认出,实则买活军谢六姐这个天魔头,之所以要出兵敬州,就是因为小范举人把白莲教真老母派的道人,带回敬州老宅供奉,并且在本地传播真老母信仰,这个真老母,视买活军如寇仇,甚至一手主导了对买活军军主,真仙降世的谢六姐的刺杀!

这件事情,的确不是旁人落井下石,这一点范家庄子里的族人还是心知肚明的,人证物证俱在也抵赖不得,去年起,的确会有道长到庄子上来义诊,族人视为举人老爷关照宗族之举,还曾对亲戚炫耀,这个道长信奉的也的确是白莲教,看在义诊的面子上,一尊标注了真老母的神像,也的确进入了范庄附近的小庙里,妇人们闲来无事做针线时,也会说些真老母的神仙故事——这谁能想到和买活军有什么关系呢?!真老母对应的假老母什么的,且还没说到呢!在她们来说,信奉一尊新神仙而已,岭南这里不论是土著还是客户都非常迷信,信奉的神灵多如牛毛,谁知道就是这一尊神像,惹来了这样的泼天大祸?

其实举人老爷他们也知道坏事了,一直想把消息往下压,所以之前,城里都没有说起买活军入寇的缘由,只是家丁一死,其势全丧,毕竟是压不住了……族人之中,也有人在传说着城里的小道消息——虽然壮丁几乎全死了,只有一二能逃回来,但范家这里至少还有年岁大一些的各房当家,还有妇孺、族老们也都在的,依旧能保持和城中范举人一家的消息传递:

说是小范举人在买活军使者入城之后,就想把人送走,但送人的管家是个老成人,而且常去潮州办事,消息灵通,此时已经听说了真老母教在云县犯的事,实际上知道买活军入敬州的底里,见买活军势大,就怕这老道逃了以后,屎盆子全扣范家头上,全说不清了,便壮着胆子,一出城门就把这老道给打晕了——实际上就关在新庄的地窖里,按时送点吃的,不让他逃走,这些日子以来,使者进进出出,城中风云变幻,包括范家募集乡兵去大溪坳阅兵……全都在他头顶上发生!

等到这几日,范家已败,又被揭破了传播真老母教一事,马千户已经带着如狼似虎的精兵来拿人了,管家便忙把这老道交了出来,一个是洗清自己,一个也是为旧主卖卖好——拿不到人这是罪加一等的事情!于是大案告破,一切事实清楚无误,现在范家在城里的阖家老小全都被马千户抓起来了,要紧人物如范家举人父子,那都是日夜有人看守的,就怕他们被人营救,或者畏罪自尽,将来在买活军处交代得不好,不能让六姐满意,全城人都要迎来六姐的天罚!

不错,这就是敬州上下百姓,对于大溪坳惨案的看法——这说不是天罚,谁信?大溪坳在枯水期,本就是很多庙会、社戏的所在,因为城内空间比较逼仄,有时候附近的村寨开流水席还会去大溪坳里摆桌呢。要说这选在大溪坳阅兵,本就是太自然的事情了,谁能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谁有能力撮弄来那么多水,又把巨石给崩碎了,让大水冲下来?

要说人力能办到这些事情,就连范家人自己都不信,尽管他们是最该不信的人,因为范家在这个说法中的责任最重——天罚说的前因后果是明确的:真老母教胆敢行刺谢六姐这在世真神,真神岂有不降下天罚的道理?天罚必定是冲着在新庄藏匿的那道人去的,那道人带衰了范家新庄老庄所有人的运势,并且随着范家人到达大溪坳,便引发了天罚,实际上,是范家人带累了其余四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