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恩-伯格虽然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但他准备了充足的理由和借口:“你们忘记马丁-戴维斯凭借哪部电影获得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吗?那也是一部太空戏,他出演的同样是一个宇航员!连着两部影片出演类似的角色……”
“这个男主角首先他不是一个宇航员,而是一个父亲!”诺兰直接打断了乔恩-伯格的话:“其次,这部影片上映,最快也要到2014年,期间马丁会有多部电影上映,所谓的角色重合性根本不是问题。”
乔恩-伯格被打断话,面色有些难看,说道:“但这仍然存在巨大风险,项目制片预算高达1.8亿美元,我们为何到今天还在讨论筹备上的问题?因为必须尽可能去除风险!”
他当然也是做了准备的:“如果你们坚持请超级巨星出演男主角,我认为汤姆-克鲁斯更合适,起码他有一个女儿,建立过家庭,懂得怎么样做一个父亲,怎样负起家庭的责任!”
后面这些话,连斯皮尔伯格听了都觉得有道理,因为影片的主题根本就不在于太空。
也不是探讨黑洞,探索时间和空间的奥秘等等。
这些全是外皮,内在全是好莱坞主流电影二十多年不变的那一套。
斯皮尔伯格就事说事:“汤米也很合适。”
听到汤姆-克鲁斯的名字,鲍勃坐不住了,虽然派拉蒙影业刚与汤姆-克鲁斯合作了《碟中谍4》,却力排众议在其中加入了布兰特这个角色,存了让牌面很小、更为听话的杰瑞米-雷纳顶掉汤姆-克鲁斯的打算。
不过效果不佳是真的,观众仍然只认可汤姆-克鲁斯和伊森-韩特,派拉蒙影业只能捏着鼻子继续与汤姆-克鲁斯合作。
这并不意味着派拉蒙影业想要再与汤姆-克鲁斯合作其他大制作电影。
派拉蒙真正的老大萨默-雷石东,前几年亲自跳出来踩汤姆-克鲁斯,要不是克鲁斯血厚,就被踩死了。
鲍勃立即出声:“我认为汤米不合适,他对于家庭和父女之类的关系,因为科学教的缘故,理解全是扭曲的,这些不仅无法帮助他塑造角色,还会变成拖累。”
斯皮尔伯格年纪大了,脾气相对也好一些,充当润滑剂:“不如这样,我们邀请马丁和汤米参加这个角色的试镜。”
“我不同意。”诺兰直接反对,他没与汤姆-克鲁斯合作过,但知道汤姆-克鲁斯在片场非常难搞。
马丁与他接连合作了两次,两人配合默契,往往一个眼神过去,彼此就知道该怎么演怎么拍。
诺兰看向斯皮尔伯格:“史蒂文,签订导演合约的时候,我就说过,马丁出演男主角是我执导这个项目的前提之一,当时你答应的!”
乔恩-伯格说道:“我反对使用马丁-戴维斯,如果他出任男主角,华纳影业退出这个项目。”
华纳兄弟是版权所有者之一,华纳影业退出,意味着项目要停摆。
主持会议的斯皮尔伯格一个脑袋三个大,期间还提议梦工厂收购华纳手中的那部分版权,但遭到了乔恩-伯格的拒绝。
这场会议开到最后,仍然无法达成一致。
第752章 强强合作
离开会议室,乔恩-伯格返回大楼,助理麦克唐纳从后面跟了过来。
他看眼顶头上司的脸色,知道会议并不顺利。
乔恩-伯格边走边说道:“法务部那边有跟诺兰和马丁-戴维斯那些人的律师再次交涉?”
“有。”麦克唐纳实话实说:“他们要求按合同违约执行,否则不会撤诉。”
乔恩-伯格说道:“那就拖着吧。”走了没几步,他停下来:“你想办法接触一下艾玛-托马斯,只要诺兰放弃使用马丁-戴维斯作为男主角,这个项目我会给他开绿灯。”
“是。”麦克唐纳拿出手机,准备联系人。
乔恩-伯格继续朝华纳大楼走去,马丁-戴维斯有意抛弃华纳影业这个现任,投入前任艾伦-霍恩的怀抱时,他就很有意见。
众所周知,前任对于现任来说,一向格外敏感。
乔恩-伯格回到华纳大楼,立即找到丹尼尔,亲自过问《巨人捕手杰克》的宣传和发行事宜。
距离影片在北美上映,只有半个多月了。
在将制片预算追加到2.5亿美元之后,乔恩-伯格组建起了一个强大的专业看片团队,耗费两个月时间,对六个不同的剪辑版本进行了专业化的审看。
每个人都选出其中最为精华的镜头和片段,然后再根据选择的多少择优使用。
最后,乔恩-伯格亲自指挥一个剪辑团队,以麦克唐纳剪辑的主线作为基础,融合最优秀的镜头与片段,打造出了一部史无前例的巨制!
这在好莱坞前所未有。
乔恩-伯格甚至放弃了试映,因为他组建的强大的看片团,已经看过无数次基础版本。
犹如詹姆斯-卡梅隆对于《阿凡达》,乔恩-伯格深信他制作出的版本,一定会创造好莱坞的纪录!
这不是指票房,而是影片获得成功,将会完全改变好莱坞的后期制作模式。
或许,以后好莱坞会将此命名为“乔恩-伯格剪辑法”。
乔恩-伯格回到办公室,一名助理送来份邀请函。
“总裁,梅丽尔-斯特里普让人送来的。”助理说道:“她这周末会在马里布的豪宅举办派对,邀请业内很多人参加。”
乔恩-伯格打开邀请函,在邀请人的落款上,看到了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名字。
这位女星与华纳影业一直有合作,乔恩-伯格很给面子,告诉助理:“我会去参加。”
助理会给梅丽尔-斯特里普确切回复。
……
世纪城,wma总部。
一间休息室里,诺兰正在对马丁疯狂吐槽之前的项目协调会。
本来,斯皮尔伯格召集会议是协调和解决问题的,但协调到后面,别说解决问题了,连斯皮尔伯格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