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从广西回来已是三月底四月初,四月初,春天,天气回暖,雨水渐多,是踏青拜山的好日子。
“别人上班我去玩,别人去玩我上班~”
没错,年后各大景区要迎来的第一个旅游小高峰,清明节到了。
就在禾嫒尺加班加点赶作品的时候,她各大平台后台关于广西美食的笔记数据,开始缓慢又平稳地悄悄攀升。
就连半个月前发出去《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上)(下)篇的数据,也久违地动起来。
……
每年四月开始雨水渐多,总是下起有一阵没一阵的毛毛细雨。
这样的细雨不至于将人冲得浑身湿透,却能有效抑制山火,倒是适合上山远足祭祀。
四月初的清明节还是法定假期呢,专门让人拜山祭祀放的假。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放假都会回老家拜山去的,例如郭清一家。
这家人连过年都不回老家,更别提清明拜山。
不去,都不去,太远了,没空。
什么?清明有一天假,拼上周末一共放三天?
“难得有三天假呢,去哪儿玩好呢?”郭清在清明来之前已经开始思考这事。
“去阳朔怎么样?遇龙河。”郭清十三岁的女儿提议道。
她听女儿说想去阳朔,倒是奇怪:“怎么忽然想起要去阳朔?之前说带你去桂林,你不是说看山看水很无聊,觉得没意思不想去吗?”
“哎呀,那肯定不一样,不是说阳朔山水甲桂林嘛,去一趟呗,顺路去桂林也行呀。”
见自己母亲存疑,女儿又在手机上调出她刚在p站收到的视频推送,打开视频给她妈看。
“我关注的探店达人去阳朔玩,还发了探店视频。”
郭清嘴里说着:“探店视频都是骗人的。”又将手机拿来看两眼,兴趣缺缺。
女儿赶紧替自己关注的up主说好话:“上次我们吃那家泰国菜的冬阴功炸鲈鱼就是她推荐的。”
“哦,那倒是能看看。”
“……你作业做完没有,这才几点就开始看视频,快去写作业。”
“清明不用补课吗,带你去玩你要记得每天写作业啊!”
郭清一家清明去阳朔的行程就这么定下来,而且出发那天,队伍又壮大一圈,从郭清一家,变成两家6口人。
出行人包括郭清一家三口,以及她女儿的朋友一家三口。
养孩子就是这样,女儿上学时认识玩得好的朋友,郭清自然也会跟对方父母社交,节假日也时不时会一同带上子女出门游玩。
两家人都有一定经济基础,也有车,想着广西不算特别远,又拖家带口的,于是商量过后,决定选择用自驾游的方式出行,清明假期前一天放学下班开车直接就走。
到达阳朔第一天,两家人就被路上、以及阳朔当地的游客人流量挤得头晕眼花。
景色美是美,人是真的多。
两家人出行,和一家人出行,需要注意的东西会多不少。不管游玩,就餐,都得两家人商量同意才行。
到达阳朔后,由于两家人没商量明白到底去哪儿就餐,第一餐正餐并未按照小迟介绍的餐馆去打卡,而是按照一般游客的大众玩法,来到西街随便找家餐馆进餐。
贵、味道一般、人好多,不划算。
出门玩时,就餐体验不好,自然连带着对这个地方也会产生情绪,郭清一行六人也是同样。
“听说桂林也就是米粉好吃,其他美食好像没啥出名的。”
“广西东西是不是不好吃呀?而且停车费也好贵。”家长们这么说道。
俩小孩倒是没有太多刻板印象,这顿不好吃那就下顿吃点儿好的呗,分别缠着各自家长要去尝尝小迟推荐的鼎锅饭。
……
晚餐前,郭清老公跟着导航路线开车前往崖边鼎锅饭,路越走越偏。
“好偏啊,这里能有饭馆吗?”
“有吧,探店up主也说这家店很偏来着。”她女儿扒在车窗边一边看风景一边说道。
好在偏离大道的路不算很长,没过太久,一行人便到达崖边鼎锅饭店门前。
这家位置偏僻的饭店停车场处停了不少车,前边还有游客从停车场往外走,看样子似乎来客不少。
“这么多人都是游客吗?”
“不一定吧,本地人应该也不少,看车牌就知道了。”
几人停好车,又从饭店门口往里走,才刚进店门,诱人的饭菜香气便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