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美食网红打卡APP > 第17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73章(1 / 2)

(' 虽说贵阳不热,没啥暑气。

所以捧着冰浆的禾嫒尺,开始想给自己整点热乎东西吃。

在人潮汹涌的步行街里找东西吃是一件让人相当纠结的事。

去队伍长的店吧,嫌人多,排着麻烦,不想排,而且可能已经排不上。

去没人排队的店吧,害怕,人这么多的步行街里也没人排队,东西得多难吃?不能当第一个踩雷的人。

于是禾嫒尺便走在街上,随着人流到处乱走。从人多的青云路,挤到人更多的青云市集里,再被人潮裹着从市集内冲出来,还很懵地跟在别人后头过了条马路。

不知不觉,进入一条瞧着还算热闹,却没什么游客进店就餐的普通街道里。

不错,这种街道好,不用排队,看起来还有好东西吃。

这时的禾嫒尺决定使用她的探店秘密武器。

——被美食网红打卡app添上真实评价筛选功能的小众点评。

先点击附近美食,再从上往下看。

禾嫒尺:“……完了,好像不是很好使。”

*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用这句话来形容目前贵阳的餐饮业再适合不过。

至少赵琪芝就是这么想的。

赵琪芝是一个家在贵阳的普通上班族,母亲赵梅则是在贵阳干餐饮业的小老板。

边干边亏钱的那种老板。

她亏钱的原因,不是因为东西做得不好。也不是因为步子迈很大,不自量力地盘下一家大铺子,房租高所以亏钱。

都没有。

她亏得实实在在,就是食材钱。

什么?

这年头怎么还会有干餐饮的在食材上亏钱?食材支出不是在餐饮经营中最容易控制的一环吗?

赵琪芝以前也是这么想的。

直到她亲妈开始亏钱。

要把事情说清楚还得再往前捋捋。

赵琪芝的母亲赵梅其实是一个有经验的餐饮人。

多年前,她在贵阳某美食城曾经租过一个小档口,在里头专做贵州铁签小烤串。生意好得很,街坊邻居都来吃,回头客也不少,可惜后来歇业了。

关店原因很简单,前几年景气不好,美食城凉得整个关门,她也自然只能回家呆着吃老本。

眼见今年情况好转,还有老客说之前吃惯她做的烤串,希望她能重新营业,于是赵梅便在大家的鼓动之下决定重新开张。

她相当谨慎。

没有选择直接掏出存款盘下一家铺子,奔着做大做强就去,而是先弄了一辆带碳炉的小推车,从小摊开始做起。

她不急不躁,每天老老实实去市场进货,开店之前手工穿肉,串是新鲜的,料水蘸料也新鲜做。

照理说这么弄应该不能亏吧?

赵梅母女也是这么想的。

结果现实给她俩扇了一个大耳光。

能摆小摊的地方,位置肯定不在大路上,甚至还会有些偏,所以新客非常少。

老客确实有,开业前大家说得热闹,开业后才发现仅靠十几名仍保持联系的老客根本不足以维持店内生意。

于是很快,小摊开始亏损,亏在肉钱上。

别看贵州铁签烤串干烤湿烤一块上,放完辣椒还裹蘸水,实际上对食材的鲜度要求一点都不低。

肉就得用鲜肉,还要当天串当天烤,味道才好。

要是串的肉当天卖不完,放冰柜里留着,第二天继续卖,味道就会差许多。

所以赵梅不会把当天卖不完的肉串放很久。

一来二去,进的货总是卖不完。人是累了,钱却挣不到,相当难受。

每天需要上班,没怎么到小摊上帮忙的赵琪芝见亲妈难过,也在想办法。

“最近来贵阳的游客那么多,好些网红店客人多得坐都坐不下,我们家的烤肉又不差,他们店坐不下的客人可以来我们这呀。”

“没事,人家是在网上火的,我们也用网络就行。”

这么想的赵琪芝决定试试网上拉客,于是开始在询问贵阳美食的笔记底下蹦跶。给各地前往贵阳游玩的游客们推荐自家店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