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美食网红打卡APP > 第22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29章(2 / 2)

而且烤不同的肉,店员会给客人配不同的烤盘或烤网,所以体验全程都很好。

只是后来老板看店里客人多,老换烤盘和烤网忙不过来,便干脆统一店里的烤盘种类,并且垫上吸油纸。

这样哪怕纸脏了,店员只需换纸就行,方便省事,少请几个员工也忙得过来。

后来事情便如他所愿,哪怕少一半的员工也能完全忙过来。

因为客人不来了。

隔油的吸油纸其实也多少有些隔热的作用。

炉子底下的热气无法完全透过烤盘传到肉上,热力温温软软地,肉半天烤不熟,好不容易熟了,也不香。

尝过一次的客人哪还想再来第二次?

这种问题解决起来虽然有点费事却不怎么费钱,禾嫒尺能察觉,也好提意见。

但当她跟老板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对方不知怎么想的,就是不退让,说是按照以前那样做,赚得不多,事却多。

对于禾嫒尺来说,这种关键问题只要谈不拢就没办法合作。

她也不愿意跟人扯皮,反正找她推广的老板多的是。

通常碰上这种老板她也不多劝,说:“那有机会下次再合作吧。”

拜拜。

*

小迟不是所有推广都愿意接的事,在鹏城餐饮界的小圈子里,被当成茶余饭后的小道消息传了出来。

开始说这个事的人,原本是被拒绝过,想着把事说出来让大家嘲讽几句。只是听的大部分人却觉得这样的博主似乎还挺靠谱。

毕竟被拒绝的又不是他们。

而且再细想一层,如果以后她愿意接某家店子的广,是不是就证明她肯定了这家店有值得被推荐的地方。

四舍五入算一算,她这是不坑钱呀,推不起来的店她宁愿不赚钱也不推荐!

而且隐约听说她还会帮着合作的店家试菜,出一些经营上的主意是吗?

不错,先关注一下,以后要是有需要可以联系她。

*

最近禾嫒尺虽然依旧有出门探店写普通推文,频率却稍微变少了些。

因为她在做完自己接取广告的每月任务以后,所有报销金额在花不完的情况下不会清零,而是能留到以后用,而且可以和其他人一起用。

也就是说——

她可以攒钱搓一顿大的!

吃啥好呢?

对哦,中秋节快到了,要不整点大闸蟹吃吃?

第206章

中秋吃大闸蟹的习俗由来已久,但实际上禾嫒尺老家早年间并没有在中秋吃蟹的习惯。

毕竟她家附近又不产大闸蟹。

禾嫒尺第一次知道大闸蟹是因为她爸。

她爸早些年没事喜欢看点港剧,在电视剧里,他见香港人似乎挺喜欢吃大闸蟹,还将价格炒得极高。

当时禾嫒尺老家还是一斤青菜不到一元的物价,但大闸蟹的身价在香港酒楼里随便就要三五百港元。

而且据说三五百一只的大闸蟹还算特价蟹。

看电视剧的禾爸爸被价格唬得大吃一惊,寻思这到底什么神仙美味,卖这么贵?于是开始对这种老家不多见的螃蟹产生了兴趣。

后来某天逛菜市场时,他发现菜市场里居然也有大闸蟹卖,而且才几元一只,便赶紧买几只带回家试试。

第一次买回家的大闸蟹味道不好,便边吃边念:“我买的大闸蟹不好吃肯定是因为太便宜,据说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很贵很难买,但是蟹黄多,爆得到处都是。哪天发财了给你们买几只尝个味试试。”

后来她爸没发财,传说中的阳澄湖大闸蟹当然也一直没买来。

不过打那以后,倒是每年秋季,她爸都偶尔会在应季的时候买些大闸蟹回家试试。

吃大闸蟹就像开盲盒。

有时买的蟹难吃极了,蟹黄希软不说,还发苦。

有时运气好,哪怕几块钱一只买的螃蟹也能碰上爆黄爆膏的好货。

每当这个时候,她爸便又会念叨:“几块钱的螃蟹都这么鲜,也不知阳澄湖大闸蟹是什么味呢?”

不过他也就念念,买是不能买的。

贵啊,哪里舍得。

而且听说阳澄湖大闸蟹不好买,小城市里的几乎都是假蟹。

毕竟小城市消费力没那么高,真蟹都运大城市卖去啦。

就这么的,禾嫒尺被他爸一年年念着长大。后来哪怕老家没有中秋吃螃蟹的习俗,每到九月十月,她也大概知道在这段时间应该买大闸蟹吃。

所以当禾嫒尺在接近中秋,冒出想买些贵东西尝尝的想法时,脑海里第一时间出现的便是大闸蟹。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