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没少看小迟的作品,甚至还进行分析的李立杰还注意到,这部新的长视频作品和小迟以前的长视频作品其实还有不太一样的地方。
它有主题。
一条非常淡的,薄弱的主题。
是习性与新旧交替。
第236章
小迟把探店的内容拼凑成了一个拥有时间线的小故事。
故事从湘西苗族、土家族因当地环境而形成的饮食习惯开始,到后面科技发展越来越好,张家界逐渐因景色闻名全国、后来又开始吸引全球旅客为止。
她将这些年的转变,口味的变化,以及当地人与外地人的饮食文化碰撞,在剪辑视频时拉成了一条暗线。
还教不太适应湘西饮食的人去张家界玩耍时应该如何点餐。
有了这条暗线以后,一般看视频的网友会觉得探店视频中间穿插着风土人情解说,有种看了视频好像没白看的感觉。
而有一定创作水平的人则会发现,其实这条暗线隐含的逻辑,是让长视频哪怕节奏缓慢,也依旧能让人继续往下看的关键。
李立杰虽然在看视频时发现了主题的存在,却暂时没发现它的作用。
现在的他只会做三件事。
一键三连。
转发。
搜一下附近的湘菜馆。
“哪家店卖外婆菜来着,今天晚饭安排一下……”
与此同时,他还默默地关注着《小迟逛吃湘西之寻味张家界》的数据升降。
他很想知道,这类作品在快节奏的时代是否通用。
*
作品发出之后便一直在刷后台数据的禾嫒尺挺紧张的,她也想知道其他人怎么看自己的新作品。
长视频的制作确实花费她不少功夫,还和华蕾合作着弄了些素材。
花蕾游世界就是华蕾的网络id。
华蕾本来是在海外平台发布作品的旅游博主,但这回在张家界遇上禾嫒尺,两人一块吃一块玩,她俩的作品时间线便不免会出现交叉点。
各自的视频中都会有对方的内容出现,于是她俩一合计,干脆把素材互通一下,然后各剪一部合作视频。
禾嫒尺的作品以美食为主,期间穿插少量景色。
华蕾的则以景色为主,期间穿插少量美食。
各自节奏不同,双方粉丝如果对对方感兴趣,也可以互通一下。
为此,华蕾还在p站注册了新账号,刚注册的新鲜劲还没过,天天在评论区跟网友瞎聊。
回复评论的速度比某些平台的客服还快。
她俩的合作作品数据涨幅都很平稳。
华蕾任性,她几乎把自己所有想留下的细节都留下了,作品看起来比较细也比较慢,没有太多重点,但是比较适合想了解张家界的网友们看。
禾嫒尺则是基础粉丝多,作品时间虽然长,但剪辑时有意控制节奏,整体数据会比华蕾更好。
却又远没有前些时候那些爆款视频好,尤其是国庆那会儿的湘潭系列。
光从数据上看,这部新作品的热度涨幅平稳得给人一种卡在及格线中间不上不下的感觉,让人怪焦虑的。
不过焦虑也没办法,视频已经剪完的现在,禾嫒尺除了多吃几只大闸蟹以外干不了别的。
正当季的大闸蟹真是一个赛一个的肥,蟹黄蟹膏满得顶盖。
放锅上蒸时,蟹黄会满得从肚子中间的缝隙流出来。
掀开蟹盖啃一口,满嘴流油。
禾嫒尺一个人吃不完,还喊了表姐过来跟她一块吃蟹。
大闸蟹是许思缈送的,就是小紫书上那个卖螃蟹的许老板。
许思缈说话算话,要送她一百只蟹这事还真安排上了。
而且还是分批送。
从十月中旬禾嫒尺还在张家界那会儿就一直找她来着,说是第一批软黄母螃蟹已经可以开宰了,问她吃螃蟹不。
在张家界收快递确实不太方便,禾嫒尺便没收,只让许思缈邮了些去她老家。
等她到凤凰玩的时候,许思缈又来了,这回说母螃蟹的黄开始硬了,小一些的公螃蟹也可以开吃。
那时禾嫒尺恰好在凤凰呆得不想走,住址也在沈姐的民宿一直没换,便收了一批螃蟹,还给沈姐和民宿的前台妹妹分着吃。
许思缈家的螃蟹养殖湖开得晚,每只螃蟹都是到了季节才开始发,怎么吃都美。
今年终于吃上好螃蟹的禾嫒尺吃得高兴,便拍照发了篇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