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嫒尺承认她确实有些喜新厌旧。
她俩虽然昨天刚来就找到一家还不错的饭馆,但今天说要庆祝,却没到那家店去。
来都来了,不多去几家不同的店子尝尝哪能行?
而且来云南期间,有好几顿给她的感觉都还不错,她便觉得云南菜的水平应该挺高,估计到哪儿吃都不能太差吧。
就是这种想法,让她接下来两顿都吃得不算太香。
古城里看起来挺受欢迎的手抓饭似乎只是长得好看,吃的过程有意思,实际入嘴的味道却略微有些无聊。
兴冲冲去吃的菌菇火锅鸡或许是因为季节不对,似乎和平时在别处吃的菌菇鸡汤区别没有特别大,没品出当地特色的感觉来。
难吃当然是不至于。
禾嫒尺是这么描述的:“没有那种尝过一口以后会‘哇!’的感觉。”
随后她又和卢贝敏一块买了当地看起来很火的舂鸡脚,准备在民宿里配电影享用。
可惜当地很受欢迎那家舂鸡脚却给她一种很景区的感觉,看起来热闹,入嘴却又没有很好吃。
而且用美食网红打卡app自带的评分过滤系统过滤掉虚假评价以后,这几家店的评分还都挺高。
基本都在4.5以上,也就舂鸡脚的分低一些。
怪怪的,是哪里不对呢?
作为美食博主的禾嫒尺纠结上了,而卢贝敏倒是对吃得好不好无所谓。
她是来玩的。
晚上吃饭时还问禾嫒尺:“明天我们去爬苍山还是环洱海?”
禾嫒尺非常仔细地想了想:“我们先在地上活动吧,太早上山我怕高反。”
……
就在禾嫒尺没找到满意的餐厅这日,前一天获得她好评的华振饭店内,却开始陆续多出一些生面孔。
这些客人显然在此之前没来过华振饭店,寻路时全在拿手机导航。一边走还一边抬头看路标,似乎全在疑惑,这么偏僻的巷子里怎么还能藏着饭店。
前些天才跟着尝过昆明小锅米线的王琼岚也来了,还带上两位跟她一块出门的朋友。
有过上次去小锅米线打卡的经历,她那两位以前没关注过小迟的朋友,也莫名爱上这种紧跟美食博主吃饭打卡的感觉。
“我们吃什么,和她一样的菜吗?”
“让我看看她怎么说的。”王琼岚看着评价内容斟酌着说:“她推荐糖醋排骨和木瓜鸡,甜酸咸辣口,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另外据说店里素菜的做法会有些油,如果不喜欢吃油大的炒菜可以试试汤菜。”
王琼岚盯着小迟发出的评价说得一板一眼,叫隔壁桌的老食客听见了,还跟她们搭话。
“你们是看网络推荐过来的?今天老板说店里好像多出好些生面孔,是哪里的推荐,小紫书?还是逗音?”
王琼岚这桌游客见隔壁的老食客自来熟,最开始还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很快,她们便跟人聊上了。
“我们看的点评推荐,喏。”
老食客不太信:“点评推荐?老板想不开,终于决定刷分了?”
在这里吃饭的老食客大多是在附近开店的生意人,对这些平台的营销手段和单个评价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可太清楚了。
听见游客说起点评推荐,当下便觉得老板终于开始想法子把店里3.9的评分往上刷。
王琼岚是小迟的忠实粉丝,这么一听倒有些不太开心:“没有刷分,我是看美食博主的点评推荐来的。”别乱讲,她家小迟才不刷分。
说着,她还把店铺页面评分往上拉,将明晃晃的3.9总分打开,递到隔壁的老食客面前。
“看,3.9,谁刷分能刷3字头的分啊?”
第255章
“是她啊?”
仔细看过王琼岚递来的评价页面,华振饭店里的老食客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合理。”
随后,这桌食客的话题,便丝滑地由石油黄金股票,转到了当地餐馆的美食营销到底有多夸张之上。
“早些年,别说像她这样的美食博主,只要是点评账号等级稍微高一些,就能不花一分钱把大理吃个遍。”
一句话,老食客便把附近所有玩点评的游客都勾住了。不管之前是否参与对话,现在都支着耳朵在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