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吧里,冯永辉终于和孟广德加上了qq好友。
冯永辉编造了一个谎言,他自称曾在儿童福利院生活过,和那位嫩模是同学,而林玉华则是他们的院长。说完这些,他再一次问道:“大哥,您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吗?”
“我在号子里蹲过七年,蹲号子的原因是我捅伤了一个姓史的警察,而那个警察,正是负责调查那个嫩模父女的警察。在号子里勤打听,自然无所不知。”孟广德发送道。
“您真是个爽快人,连这些都肯告诉我。”
“号子都蹲完了,自然没什么可避讳的。”
冯永辉大喜过望,他知道终于找到了知情人,他发送道:“我很早离开福利院了,很多事都不知道,那个魏无霜现在是不是特别有钱?”
就在这时,对面的孟广德沉默了。
过了很久,孟广德才发来一条消息:“你撒谎,你不是福利院的人。在林老虎做院长期间,福利院的人不会叫她魏无霜、只会叫她吴霜。你到底是谁?你有什么目的?”
冯永辉突然就慌了,他只恨不能与孟广德面对面,不然自己一定会给他跪下,他急忙打字道:“大哥,您别生气,求您给我指条明路吧!我欠了好多高利贷,银行不肯借钱给我,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光了,我快要活不下去了。”
“难道,你想让吴霜出这笔钱?”
“我不瞒您,求您帮帮我,事成之后我可以给您信息费,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呀!”
这一回,孟广德回复的很快:“这事,不能在网上说得太细。”
冯永辉激动不已,急忙回复道:“那咱见个面?我请您喝酒。”
雨季的北京夜空聚集着大量云层,空气里弥漫着清爽。球迷们的热情不减,沿路的每个酒吧几乎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
冯永辉走出西直门地铁后直奔胡同里一家小烧烤店,那里已有一位中年男人等候。
冯永辉小心翼翼地对暗号:“养德人?”
“是我。”孟广德点了点头:“光辉岁月?”
“是我!”冯永辉兴奋地坐了下来。
老板娘端上来一盘羊肉串,还有半打燕京啤酒。接下来,孟广德很爽快:“我只提供给你最有价值的线索,怎么判断就是你的事情了。首先,你知道私矿吗?”
“私矿?知道知道,以前我们老家犯过事的人总去山西和内蒙古的私矿打工,那边查的不严,只要你有力气就有钱赚。我想起来了,你说过那个嫩模的亲爸就跑到了内蒙古吧?”
“对,在2005年遇难了。”
“啊?已经死了?”冯永辉大失所望。
“不过吧,这事就看你信不信,被我捅伤的那个警察就不信。”
“这是为什么?”
“没有遗体做dna验明正身呗,遇难者都烧成一堆灰了,谁能证明他就是吴霜亲爸。”
“那被火化的遇难者又是谁?跟吴霜她爸有什么关系?”
“这个嘛,就看你怎么判断了。”孟广德说。
冯永辉不乐意了,他说自己从小脑子就不好使,求孟广德不要再卖关子。
“那我就再给你一个提示。”孟广德说。
2005年7月,刑满释放已半年的孟广德来北京打工,准备多攒些钱回银川重新开张。
那天晚上,孟广德在文慧桥北的一处工地收工后,准备坐公交车回家,但他远远看到西直门北大街的方向冒起阵阵灰烟,路面上还有警车和消防车向那里行进。
很多群众都赶过去看热闹,孟广德就更不例外。
当他冒着雨走进那片荒地时,听说死者已经被120急救给拉走了,曾有大胆的群众看了一眼白布下的焦尸,立刻恶心的吐出一地酸水。
警察们围起那辆被烧得只剩空架的车,就在这时,孟广德听到一位年轻警察向他的队长汇报勘验进展,其中,他提到了一个印有“蓝天儿童福利院”字样的不锈钢保温杯。
孟广德立即竖起了耳朵,因为他的老家就有一个蓝天儿童福利院,而围观群众讨论的“女性”和“40多岁”的消息也与院长林玉华相吻合。
他出狱后,曾听说林玉华姐弟的事业做得风风火火,其中很难说没有她的高中同学杨丽娟的推波助澜。一想到杨丽娟和陶振宇是市检察院的同事,孟广德难免会心生激愤。他挤到围观群众的最前排,掏出一部索尼爱立信手机,对着那辆事故车拍了好几张照片。
“群众不要拍照,不是让你们拍照!”那位姓段的队长急匆匆地向孟广德等人喊。
“好的,好的。”孟广德已经拍得足够多,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
后来,孟广德还托他在银川的熟人打听了一下情况,知道了林玉华姐弟是长期贪污的大老虎。但奇怪的是,林玉华刚死,吴霜就顺利被那对北京的夫妇收养了,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听熟人说,那对北京的夫妇早在2004年就想收养吴霜,后来不知为什么又犹豫了。
孟广德曾躺在床上端详着照片,脑子里分析这件事:吴霜可能有把柄在林玉华手里,林玉华也有把柄被吴霜攥着。
时间过得很快,已经快零点了,烧烤店老板娘说要打烊,催促冯永辉他们赶快结账。
屋檐上的积雨正半死不活地滴落着,空气中有些凉意。当孟广德把这些话告诉冯永辉后,冯永辉渐渐猜测到一个可能。
“林玉华的死不是意外,而是和吴霜脱不开关系?”冯永辉惊讶地说道:“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
“谁说你脑子不好使?”
“但算起来,当时吴霜只有十三四岁,她怎么能完成这么庞大的计划?”
这时,烧烤店老板娘拿着拖把一顿乱擦,似是在逐客。
孟广德站起了身:“咱们走吧,我带你去九年前的事故现场转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