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明天会更好 > 明天会更好 第5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明天会更好 第54节(1 / 2)

孟岑只好解释道:“对不起魏总,我不该乱发脾气,但我只是想把细节抠得细致一些。”

“你是对的,这部剧确实该精益求精。”吴霜眉眼带笑道。

说话间,助理小姚已经端上来了鸡翅木的小茶盘,紫砂壶里的红茶香气正萦绕升空。

吴霜喝着茶,开口道:“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演员们既然演不好,那把剧本改掉就是了。”

孟岑惊讶地脱口而出:“啊?其实还到不了要改剧本的地步。”

“你别紧张,不用大改。”吴霜笑吟吟地翻开了ppt效果图:“你看,原本《荣归故里》段落会将升降座席抬高,让演员们从北部两侧通道进场,对吧?”

“是的,然后这个篇章就结束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顺便把《山河同春》段落放到这里呢?本来这群壮士也是在秋收季节回家的,如果紧跟着24个女孩的水车舞,正好能表达家中亲眷迎接壮士的喜悦,并且目前这支女子群舞也不用费心大改了。”

“非这么说的话倒是也没问题...您的意思是,在《荣归故里》段落抬高升降区座席后,让24个女孩从两侧通道进场,等到旋转座席合拢后再一起进入水池舞台?”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吴霜纤长的手指捻着茶杯,微笑着向孟岑示意:“喝茶。”

晚上十点,演员们疲惫了一整天,吴霜让大巴车早早接他们回酒店休息了。

另外,孟岑果然践行了他的承诺,将旋转座席的合拢时间控制在了110秒。

其实早在今天中午,吴霜就曾找到孟岑,问他是否能将合拢时间控制得再短一些。

“非常难,对于这么大的场地来说,110秒已经很快了,您到底有什么顾虑?或许我可以帮您想别的办法。”

于是,吴霜没有再执意要求,而是让孟岑尽快调整两个段落的衔接环节,她希望今天能看看效果。

就这样,在当晚大部队收工之后,孟岑在舞美队等部门的配合下,将270°的旋转座席从升降到合拢都给吴霜演示了一遍。

夜晚的场馆里没有了流光溢彩的灯光,只有白炽灯刺眼冰冷的强光。吴霜坐在指挥台前,今晚她的脸上不复往日的温柔,而是死死盯着正对面的旋转座席。

在她的视野中,一扇庞大的座席区缓缓拔地而起,就像打开了一道沉重的城门,让千军万马踏着飞扬尘土攻城略地。

一遍遍调试过后,已经到了次日凌晨一点。吴霜终于下达了收工的指令,全场已经呵欠连天。

尽管周遭兵困马乏,但吴霜还是保持着清醒饱满的精神,拿起话筒做了一番小动员:

“5月1日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我们给大家好好放个假。但是,区政府领导、市电视台和金总都要在6号过来视察,我们必须保证6号的汇报万无一失,希望大家时刻绷紧一根弦,让这部剧目顺利首演,好吗?今天就这样,祝大家节日快乐!另外,孟导来指挥台一下。”

全场响起了一阵欢呼,各部门很快热火朝天地收工了。

在指挥台上,吴霜又问孟岑:“演员们抵达水池后,两侧通道门是上锁的吗?”

“因为目前还没有观众进场,只是派工作人员看着,没有上锁。那6号的汇报需要上锁吗?”

“锁上吧,万一工作人员不小心误进升降区发生意外,我们可吃罪不起。”

“对,出于安全角度,还是您考虑得周到。”孟岑应和道。

“今天上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时值五四诞辰百年,全国各地都洋溢着一股红色力量。

在5月1日,吴霜紧跟时事,特意亲自联系了公司负责媒体运营的部门员工们。

“大家辛苦了,要连夜给咱们的剧目写一篇红色文章,内容务必要扣上‘五四运动100年’,政治站位记得高一些,千万别在宣传口径上出现原则性的失误。除了三倍工资外,我和金总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红包,下午就由部门主任为大家发放。”

傍晚,石世炜开车载着吴霜向龙岩大道驶去。

吴霜在审核完相关宣传稿件后非常疲惫。这是她在南方度过的第一个春季,可能空气的湿度让她水土不服,只觉得车内又湿又闷。

恰逢车辆行驶过减速带,这阵颠簸让吴霜干呕了出来。

石世炜边开车边询问:“魏总没事吧?需要开空调吗?”

“不用,还有多久到?”

“过了这个红绿灯就是。”石世炜说。

很快,车辆停在了新罗区的龙岩大道上,人工湖的清爽晚风扑面而来。吴霜让石世炜停好车后等她,说应该不会有很长时间。

吴霜下车后走向皇冠酒店,大厅里,西装革履的律师梁哲已等候多时。

吴霜急忙上前握手道:“梁律师您好,临时把你喊到福建来,这个酒店住的还适应吗?”

“都还适应,魏总费心了。”梁哲说道。

酒店大厅的咖啡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件,两个人准备切入正题。

“魏总,之前您询问一旦演出发生意外该如何定责,您很有未雨绸缪的意识。说白了,要看发生事故的主体是谁。如果演员们是临时召集来的、也没有和你们签订任何协议,那就从《民法通则》里抠责任。”

“谁雇佣谁负责?”

“是的,假如他们是由文工团或歌舞团的单位输送而来的,那当然由相关单位担责;如果这群演员和您之间有个第三方,那您就找签合同的第三方。简单说,这群演员找谁领钱,就由谁来负责任。”

“那假如发生事故的不是演职人员呢?”

“那是志愿者吗?还是提供无偿劳务的帮工?”梁哲没听懂。

他说找出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在第十三条规定下画了红线: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遭遇了事故,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吴霜端起了红茶杯,问道:“可假如也不是帮工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