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明月曾照小重山 > 明月曾照小重山 第8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明月曾照小重山 第86节(2 / 2)

顾思鹤听她这般说,却是挑眉道:“如何谢,是否心怀感念都是我的事。而我救你母亲,却是我愿意为之。这是两件不同的事,不可相互消抵。你可也别想消抵了!”

昭宁无奈,两句话他又回了原型,她哪里想消抵了!

她道:“听说世子爷如今终于承袭了官职,前些日子也肃清家族之事,恭喜世子爷了!只是我家中还有事,恐怕一时不能再陪世子爷聊下去,要先告辞了。”

不过是出来的路上,顺道来见见顾思鹤,昭宁主要目的还是去找葛掌柜等商议家中的难题。

她说着正准备走,却听顾思鹤直接道:“谢昭宁,你家中是不是出事了?”

昭宁脚步微顿,父亲遇到危难之事,家中都尽量隐瞒未曾外泄,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顾思鹤会知道,她并不奇怪,顾家曾经是什么地位,他家本来就在枢密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更何况他还是顾思鹤。

可是他知道的这么快,来得也这么快,还是出乎谢昭宁的意料。她转过身看他,才明白为何他连上朝的朝服都没有换,只是披了件斗篷就径直来找她了,原来是知道她家出事了,特意来找她!

昭宁正要开口说话,就听顾思鹤道:“你不要着急,我来就是来帮你的。你且告诉我,你们家究竟出了什么事!”

他指了指桌子,示意她坐下来说。

昭宁犹豫了一瞬,她此前并未想过找顾家帮忙,但是这样的事,谢家这样的文官家庭的确没有人脉可用,又是如此危机关头,她也就没有推拒客气了,将父亲遭遇之事简略说了遍。“……当务之急便是寻至少四千匹西北马。此前父亲和伯父已经问询了汴京马市,更远些的也问过,至多能凑到三四百匹,已经极难了!”

西北马本就少见,又要短时内凑出这么多来,这两天谢家人无不奔走帮忙,皆无好的结果。

顾思鹤只沉吟了片刻,难怪谢家的人没招子,昭宁也没想出办法来。这样的事若非常年与西北打交道之人,又有何人能有办法,他道:“若是问了旁人,定是没有办法。我倒是的确有办法,我们家认识一个在夏州养西北马的胡商,此人手下蓄有万匹西北马,只是他爱马,旁人极难从他那里买马来,但他早年在榷场交易时被我父亲所救,若是我开口为你们引荐,他定是愿意卖给你马的!”

谢家已为马之事愁了两日,听他如此说,昭宁哪有不高兴的!若非顾思鹤,旁人定是不知这般的渠道,更别说购买了。

她眼神一亮看着他:“当真?”

顾思鹤话一转:“只是若他卖马,银钱甚贵,恐怕要十万余两。你谢家可能拿得出这么多银钱来?”

这个昭宁早已考虑过了,虽然谢氏药行富庶,这几月在她的经营下也越发兴盛,可账面流通的银钱不过三、四万两,但若是将她这段时日购置的田产地契皆抵出去,便能凑出这笔钱来。到时候将病马治好再卖出去,虽不能全部抵了这费用,但亏空也就是一两万两银子之间,为了救父亲,救全家人,这点损耗自然不算什么。昭宁甚至该抵的东西她都已准备好了,一切只等待有马可买罢了。

昭宁便道:“这个你无需担忧,我都已经备下了。缺的不过是卖马的途径!”

顾思鹤本是想问她,若是没有这么多银钱,他可以凑给她。这样巨额的一笔银钱,就是对顾家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不曾想她竟有,谢家虽官位不高,富庶却是真,倒是他多虑了!

顾思鹤又道:“不过买马一事我能帮你,但是枢密院那边,自父亲被免后,如今几个副使都与我家不和,也无法为你疏通。自然,我还是会试一试的。”

昭宁知道顾思鹤此人,向来有话直说。她也不愿顾思鹤为难:“你帮我买马一事,我已是感激不尽。枢密院的事我们也在想法子,总是有路可走的,朗朗乾坤,绝不止被这等宵小这般逼迫。”

她心里松快了许多,买马是当务之急,虽然后面的事更重要,但若没有马,后面的事就是解决了也无用。她望着顾思鹤,笑容灿烂:“多谢世子爷,你可帮我大忙了!我明日便让父亲带着管事来找你,你只需派个管事接应他们就是,你放心,绝不让旁人知道是你在当中帮忙!”

她的眼神是如此明亮,像满溢的秋日里溶溶的日光,看得顾思鹤突然又心惊肉跳,心里暗道自己今天是怎么了。而且听到她说‘不让旁人知道’,心里突然有点不舒服。为什么不让旁人知道,他难道就拿不出手吗?

顾世子爷忘了,纵然如今顾家略不如前。但他的受欢迎程度却是更胜从前,不仅有世袭爵位,还有官职在身,且并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而是有武功有大谋略之人,他比从前还惹人爱,已经再度荣登汴京娘子最想嫁之榜首。

昭宁自然想着得为他预防着,免得旁人看了他帮自己误会了。尤其是现在祖父回来了,他立志想让家族辉煌,还有大房一家,她不想让这些人觉得,她和顾思鹤有什么牵扯,对他并不好。

昭宁在思索,顾思鹤却看着她,眼睛一眯道:“你该不会又在想什么两清之事吧?”

昭宁笑道:“没有没有,你欠我,我欠你,怎么两清呢。”

顾思鹤轻哼,这答案他满意了,她也还算识趣!

第97章

既然有了买马的法子, 自然是越快买越好!昭宁辞别了顾思鹤,派了个女使回去传话,家中众人甚至连哥哥都出去找门路了, 祖父去拜访他的同窗,父亲去拜见他的同科好友,现在兵部任职,只是六部权力中空,恐怕都不得用。传话回去后, 至少他们不会像无头苍蝇般求路无门了。

而她则立刻去了谢氏药行筹集银钱。

葛掌柜和徐敬早已在药行的账房中等她, 十万余两, 还要在五日内凑齐, 对于谢氏药行来说也并不容易。

葛掌柜一边拨着算盘珠子一边道:“如今整个药行账面上有四万六千余贯, 您说至少要备下十二万贯, 怕是要将今年买入的田产地契都抵出去,还要将西边的五家药行押给承顺银号……”

昭宁手里也是一把算盘, 她现在算盘打得极好,纤长的手指快速拨弄珠玉般的算盘, 核对着葛掌柜的话:“应还差两万贯, 外地的药行抵出去也来不及,今儿夏新进的三批药材抵给其余药行, 能暂时解燃眉之急, 你现在便去筹得这些银子吧,换成交子,明日便送去府上。”

葛掌柜领命, 带着四五个管事四下去筹措银钱, 昭宁也松了口气,这般应该能解决四千匹兵马之事。

可是父亲买马的文书有误, 枢密院中的官吏以此不放,非要卡死父亲,马的折损越来越多,到最后仍然是岌岌可危的。该如何解决仍然是难事。

她沉思了许久,道:“实在是不行,最后便去敲登闻鼓又何妨!”

登闻鼓是的告御状的鼓,凡言朝政得失、军情机密、理雪冤滥、陈乞恩赏均可敲登闻鼓,上呈天命。但御状可是轻易能敲的,敲击登闻鼓必为冤情本人,且还要受鞭笞之刑,徐敬听后吓了一跳。

“娘子您可切莫冲动,那登闻鼓若敲了,人是要受大苦的!”又道,“何况我听说这些时日,各地大事不断,君上勤于政事,边塞换将,四川闹匪,登闻鼓院已是有半个月未开了,恐怕娘子去敲登闻鼓,最终也还是告不成这御状。”

昭宁轻轻一叹,她也知道。

即便是敲了登闻鼓,还要经登闻鼓院,经登闻检院,并不能直接上奏陈情,否则天下人岂非都要去敲鼓了。

何况庆熙大帝如今是日理万机,忙于朝政,比如李家满门皆斩,门生党羽皆被牵连,由此肃清了朝野。比如收复西北,灭国银夏后,派兵驻戍,党项人也被赶往了草原深处。

当年太祖建国后,边陲就一直饱受银夏和契丹的侵扰,失了幽云十六州,太上皇在位时,更是让银夏占据了西北诸府,幸而庆熙大帝继位,收复失地灭国银夏,如今的大乾朝兵强马壮,更有了泱泱大国之气。

她道:“罢了,君上日理万机,国事已忙而无暇,登闻鼓暂时不开也无妨。”

徐敬知道大娘子一向是对君上极崇拜,药行的书柜里还有大娘子买来的君上的传记呢。他笑道:“您果真是崇敬君上!”

昭宁心想他们是不知道,君上乃百年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日后甚至达成了自太宗以来的百年夙愿,驱逐了契丹人,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只可惜不知为何在归途中意外逝世了,才使得契丹人卷土重来,国破罹难,大乾朝退居临安新都。赵瑾和顾思鹤联手,也不过是稳固临安不破而已。

她甚至还知道,现在朝野中,也存在着对君上的非议之声。别说他们了,就是前世最后,觉得是君上穷兵黩武,以兴兵之举导致败国,痛骂于他的官员也不在少数。赵瑾分明最为崇敬君上,那时候他身为摄政王,却也并不阻止这些骂声,甚至是放纵,她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昭宁凝神想了想道:“倒不是没有别的法子!”

徐敬有些疑惑,大娘子说什么法子?昭宁却突然道:“徐先生,我们上次药行买铺面被阻拦一事,我记得你曾告诉我,你派人监视到了蒋家名下那何氏药行和顺天府尹的户曹往来!是他买通了户曹来为难我们,可是如此?”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