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明月曾照小重山 > 明月曾照小重山 第8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明月曾照小重山 第87节(2 / 2)

此话一出,暗中禁卫军瞬间就有三百只箭簇抬起,对准了石门的方向!

昭宁见师父已经发现了自己,也不藏身了,扣石砖打开了门,几步走了出去。

此时天色刚暗下来,庭院中的花灯朦胧亮起,赵翊看到那石门打开,一个熟悉的纤细身影被花灯映照,她穿得极其素雅,被斗篷笼着薄弱的肩膀,脸颊却被照出玉一样的光泽,眼眸不知是不是被花灯映亮,亮着两簇如灯一样的火光,不是昭宁还能是谁!

赵翊眼眸一眯,手立刻在背后一比,暗中的箭簇又立刻都收了起来!

他忙于朝政,更是因所查她之事而思量重重,暂时没来见她,已有九日了。

她几步走到了他面前来,不知道是气还是如何,双颊有些红,道:“师父,你们是不是正在策划谋逆一事,你不能去刺杀君上!”

嗯,她在说什么?

赵翊愕然了一瞬。他看了看在一旁等着回话,也表情愕然的冯远,想起了他方才和冯远的对话,冯远说要引开赵瑾,还让他一定要小心,刺杀最是危险不过云云。似乎好像的确像乱臣贼子所说的话,昭宁已不知在秘道中待了多久,如果是听这话,又不知他们身份,误会他们是想要行刺也很合理,何况此前因为暴露武功和密道,她就已经十分怀疑他了!

若是平日她从正门而入,路上自然有至少八十个禁军监视她,绝不可能等她到了门口偷听了他们说话。可今儿她却悄悄从密道出来,那密道平日除了他,无人知道该怎么开启。自然也没有禁军守在密道之中,所以才能让她悄无声息地接近,听到了他们讲话!

她带着生气的眼眸怒视他,那明亮的眼眸仿佛在质疑他,好似在问——你以前不是答应过我,不参与谋逆之事的吗!怎么言而无信呢!

他顿觉十分巧合,颇有些哭笑不得!随即挥了挥手,冯远自然明白君上之意,立刻带着数名禁卫军之人,瞬间以特殊的身法隐到了暗处!

昭宁看到瞬间那些人就都不见了,不知究竟隐匿去了黑暗的何处。若不是刚才她亲眼所见,自己都不会相信,这里曾经有过那些人!果然是反贼无疑,这些人还真是武功高强,有两把刷子啊!

但她此刻顾不上计较这个了,她仰头看向赵翊。发现师父的眉眼不知是倒映着她还是倒映着灯火,明亮璀璨,又令她心里一跳。她后退一步,心想他这是心虚了?她深吸一口气道:“师父,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罗山会之人,正在策划要谋逆刺杀?”

赵翊听她这般笃定地问,更不知该从何解释。

他能说什么,直接同她说真相,但她最憎恶旁人欺骗她,而且现在这欺骗还莫名越来越多了!

赵翊道:“若是我说,方才那些话只是误会,我绝无谋反之意——我这般告诉你,即便天下人都谋反了,我也不会谋反,昭宁,你信吗?”

昭宁却在心里想,我信你个鬼,我已经眼见为实,耳听为实了!你们这些身手高明之人聚集于此,半夜开会,商量怎么引开皇城司的人,还商量刺杀危不危险,不就是想行灭九族之事吗,这还能是我误会吗?

恐怕师父也是不想承认,毕竟是谋逆之事,于天下不容。

她道:“师父,周围有皇城司,正在追查罗山会之人,还查到了谢氏药行的头上!若你们不是反贼,为何要引开皇城司之人,他为何要叮嘱你小心。你就不要再骗我了!”

赵翊眉梢轻挑,他曾雄辩于群臣,弱冠之年的时候,和翰林院十大学士辩论‘尧舜禹何为最贤’一题,能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令十大学士都汗颜。可是如今,面对昭宁的言辞笃定,他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解释无非只有两种结果,一是直接的真相,二是更多的谎言,欲盖弥彰。两种都不能选。

更何况如今朝野内外,想谋害他之人的确不少,想他死之人从汴京排到钱塘都排不完。昭宁有这般的猜测更属正常了。

昭宁却想到祖父等人私下对他的非议,想到朝野之中那些面上不敢言,私下却议论君上狠毒之人,她深吸一口气,决定还是好生规劝师父,一定要让师父打消刺杀君上的念头。这不仅伤国伤民,最要紧的,还伤他九族!

她看向赵翊,认真地道:“师父,我记得我以前同你说过,我十分的敬重君上,您知不知道是为什么?”

见师父略微颔首示意她说,昭宁看向不远处的金鱼花灯,讲道:“我年幼的时候,因为战乱与家人离散,在西平府孤寂长大,以前亦是不懂的,看到舅舅和舅母拜君上的龛位,还觉得奇怪。后来西平府突然爆发了战乱,边境十室九空,那些党项人所到之处无不烧杀抢掠,连孩童都难逃毒手。甚至我十岁那年,有次也意外被党项人所掳,幸好后来被人所救,才得以活至今日。”

这事赵翊当然知道,毕竟当时就是他救的她,她那时候看不见,还又爱哭又多疑,只是他又不能道明身份,自然也不能告诉她,此时是自己所为。

所以他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昭宁继续往下说。

昭宁想起当初看到永兴厢军驱逐党项人,驻扎于此,告诉她们当今君上英明神武,收复了西平府,从此西平府安全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颠沛流离了,西平府众人跑到街上狂欢的情景。那样的喜悦,让她也红了眼眶,继续说:“直到后来君上率兵攻占银夏,他如天神降临,两年之内收复西北,让边境的百姓得到了和平,我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我的舅舅、舅母也才能与家人团聚!这时候我才知道一个圣明骁勇的君主是如何可贵,所以我才如此敬仰于他,若非君上,恐怕西北还在战乱,而我也早就死在边疆了!”

前两朝为何强大?不受番邦侵扰,不需岁贡保安,汉有汉武帝,唐有唐太宗,这些千古一帝英明神武战无不胜,平定疆域震慑四方,故才被番邦称之为□□,万国来贺。今朝建国之时不如前两朝强大,更因先皇帝的懦弱而失了疆土。若非有君上的神勇,恐怕西北早已被党项人占尽,百姓民不聊生!

所以她相信,若庆熙大帝能不英年早逝,他定能与这些大帝齐名,统一大乾朝疆域,也成为贯古烁今的千古一帝!而她虽力量卑微渺小,但她也愿意为守护庆熙大帝献力,她想看到大帝成为真正的千古之帝,彪炳史册!

她抬头看向师父,却发现师父看自己的目光不知为何已经极深了。

她深吸了一口气,还是继续道:“所以,师父,我虽并不知道,您与君上究竟有什么仇怨,可我相信君上是一代明君,是为国为民的好皇帝,未来也定能兴复大乾朝,希望您看在天下苍生、看在家国复兴的面上,为了百姓万民,也要放下自己心中的仇怨。不要做谋逆之事,不要去刺杀君上!”

赵翊却是一顿,问道:“可是,有这般多的人不喜欢他。谢昭宁,倘若……他真的不是什么好人呢?”

昭宁却有些恼了,他怎么油盐不进的!她又走近了一步,坚决地道:“他就是极好的人!师父,你只是不了解他,总之,你决不能行谋逆之事!何况,您真的行了谋逆之事,又如何能全身而退,即便您真的侥幸成功,不过是一命换一命罢了,您不能做这般危险之事啊!”

她说着也觉得自己情绪有些激动,而且好像和师父靠得太近了,近得头顶的发丝都能感觉到师父的呼吸一般。既然师父是罗山会的逆贼,自然是心中不喜大帝,她又怎能激动地在师父面前说这些呢,一个不好,恐怕还会激起师父的逆反之心!大概她这几日情绪太过紧绷了!

她低声道了一句‘抱歉’,转身便想离开,却突然被师父伸手拉住了手腕!

师父的手掌宽大,捏住她的手腕仿若铁钳,有着极烫的温度,而她的手腕在他的手掌中不过是一枝细而软嫩的藤蔓。

她此时与师父贴得极近,想要抽回自己的手腕,可是用力了一下、两下,他的手腕还是纹丝未动。不知为何,昭宁此时突然觉得有一丝紧张,这样紧张的情绪不知是从何而来,她道:“师父,是我不好,您先放开我……我们再说!”

赵翊却还是没有放开她,而是直视进她的眼眸,声音略低哑了几分,对她说:“昭宁,你师父不只是你认为的师父。你记得,有事尽可以来找师父,明白吗?”

第98章

昭宁并不是很明白, 师父这话是什么意思?师父不是她以为的师父?自然了,他可是逆贼的小头目,并非她以为的穷困潦倒的外地举子。但为何让她有事找他, 他一个逆贼能做什么呢,可不要把自己折腾进去了才好!

为了让师父放开她,莫要处于这般的氛围中,她还是老实地点了点头。

随即师父才放开了她的手腕,昭宁以为他捏得很紧, 否则她怎会感受到这般的灼热, 现在看发现并无什么痕迹, 想来师父虽然生她的气, 却并未真的想伤了她。她转了转手腕, 正欲多劝说师父几句, 彻底打消他的念头,却看到师父跨过门槛进了屋中, 将屋中的烛火点亮了,随即打开旁边的藤柜, 从里面摆出几只粗陶的茶盏和陶壶来, 问道:“你要喝熟水还是泡茶?”

昭宁还没有回答,却听到屋檐下一个古怪的声音响起来:“逆贼逆贼, 刺杀刺杀!”

昭宁循着声音看过去, 与挂在屋檐下,停息在一根桃枝木上的小凤头鹦鹉对上了视线,它生得浑身浅白色羽毛, 头上却是鲜亮的一簇黄色的冠羽, 睁着一对黑豆一样的眼睛俯视打量谢昭宁。见昭宁注意到了它,突然在桃木枝上跳了跳, 张开了它的冠羽,喉咙动了动发出声音:“逆贼逆贼,刺杀刺杀!”

原来方才说话的也是它,它竟然会说这样的话!

昭宁吓了一跳,心道师父还辩称自己不是逆贼,连他的鹦鹉都在说了!看来他成日里不知道在鹦鹉面前说多少次逆贼刺杀的事,她走到小凤头面前,伸手想要抓它,小凤头却振翅飞了起来,落到了梁柱上让昭宁抓不到,又开口道:“逆贼逆贼,杀死逆贼!”

师父可是够狠心的,连自己也要杀。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