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明月曾照小重山 > 明月曾照小重山 第14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明月曾照小重山 第149节(2 / 2)

一身戎装的许征从外面进来,拱手道:“君上,一切皆已备好了。”

赵翊嗯了声,叫了宋应隆:“这次汾州保卫战你是头功,随朕一起来点兵。”

宋应隆应喏跟在赵翊身后,一起出了主营帐。

三人走到帐外,赵翊却顿下脚步,望着夜色中二十万大军点兵时朦胧的火光,眼神中透出极度的淡漠:“那个背后之人的内奸,就在方才的营中。”

宋应隆大惊,君上此前说过,赵瑾背后还有一个人,此人里应外合,在宫中安排了人想诱骗娘娘出宫,此人也是罗山会的真正幕后主使!

君上居然说,此人的内奸竟然就在方才的营中,那营中的官员可都是朝廷重臣!他瞬间在脑中想了一遍,方才众人议论时大家的反应,但也仍猜不出谁是内奸。

他是从西平府时就跟在赵翊身侧的心腹,自然毫不怀疑君上之言,立刻就道:“君上可有嫌疑之人……臣立刻安排人将他拿下!”

赵翊的嘴角却浮出一丝笑:“不必,既然发现了,就正好利用之,朕反倒要你每次议论之事,都让这些人聚拢,但不必单独叫谁,不可让他察觉。”

宋应隆想到方才君上在众人面前说的那番战略……瞬间明白了君上的用意,原来君上已经谋算到了这个地步,君上心思如此缜密,哪有他能猜到的道理!他立刻拱手应是。

赵翊又转向许征,问道:“汴京之中,罗山会的那些暗线和据点,可都查清楚了?”

许征道:“一切皆已查清,君上放心,臣此次定会将他们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赵翊轻轻嗯了声,正要朝着沙场的方向去,此时李继却快步从不远处走来,双手向赵翊奉上了一封信: “君上,这是臣方才收到的密信,是宫里加急送来的!”

宫中加急来信……

赵翊眉头微微一皱:“你们先去沙场。”招手让李继跟着他,两人回了旁边的主帅营帐中,一路上他问李继,“可说是宫中出了什么事?”

李继答道:“来报的内侍并未说出什么事。”

帐内点着四束松油火把,摆着一张书案和矮几,李继立刻为君上端来烛台,只见君上已经将信拆开,入目是吉安的字迹,信的内容却是叮嘱君上小心赵瑾,说他与从前不同云云。又提到娘娘这次事情的始末,包括娘娘在宫中收到一张字条,怀疑赵瑾背后还有别人,也要君上小心。落款果然是:奴婢吉安恭奉君上。

信里其实都是一些君上早已知道之事。

李继看到,君上的神色有些变得复杂。他挥了挥手。

李继明白君上之意,立刻端来了一盏茶。

以前君上行军打仗,心中不快时,时常是饮酒的。但最近君上似乎终于决定要戒酒了,改了喝茶。

李继心想着,此信虽然是吉安的字迹,可吉安不敢在此时,给君上发一封这样的急信,定是娘娘让他写的。娘娘还在生君上的气,所以不肯亲手给君上写一封信……

君上肯定也看出来了,所以李继才看到,这个权势无双的大帝,端起茶盏,在帐中望向汴京的方向时,眼神微暗。

他轻轻地道:“李继,你说朕错了吗……”

李继道:“您是这天下的主宰,您是不会错的。只是有时候,您想做的正确之事,需要用一些旁人不理解的法子,去达成罢了。”

赵翊听了李继的话只是笑笑,不再问他了。

他看着帐外的天,漠漠的戈壁与天际相接的地方,透着一丝黧紫色,是无穷无尽的荒凉,可他却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汴京城中,那片繁盛的灯火。

他想到当时初遇昭宁的时候,她梳着双环髻,穿着一件极漂亮的绿色衣衫,拉着他跑过人流如织的街道,穿过傩戏的人群,她揭开他的面具时,璀璨的火光也映照在她的脸上,落在她的眼瞳中,亮如星辰。她一定要拜他为师,每次来看他总是带许多的东西,闹嚷嚷地将屋子塞得满满的,像她送给他的小凤头鹦鹉一样。

她嫁给他了也是如此,崇政殿因为她变得十分热闹,连殿中伺候的宫人都变得比以前生活活泼了,像是墨色的画从此染上了明暖的色彩。

赵翊墨色的眼眸,被火把映照出几丝明黄的光亮。却因身处荒漠戈壁,显得越发寂寥。

他沉默许久,对身旁的李继道:“你派人去追查那暗卫阿七死亡的真正原因。另外……把姜焕然挪回汴京任职吧。”

李继应喏而去,赵翊一个人静静坐着,又将那信看了许久。

而此时析津府边境之地,一列漫长的军队正向着叛军之都析津府进发。

为首之人高骑在一匹西北番马身上,着银光锁子甲,又罩了一身玄色漳绒面的斗篷,斗篷的帽子遮住了一半的脸,只露出他形状优美的下颌线,淡色而薄的嘴唇,这是薄情之相,却又显得俊美绝伦。

他身侧的副将黄德也骑在一匹黑色的马上,一路上低声骂着:“……这契丹竟会如此轻敌,白白失了如此良机,还害咱们损失了精锐火器……”

赵瑾却望向天际,思绪良多。

他是知道赵翊的强悍的,前世契丹大兵压境,赵翊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带兵打退契丹大军三百里,如此还未完,一路势如破竹收复幽云十六州。倘如不是他因为……出了意外,被契丹卷土重来,前世的大乾绝不会败。

但他想着,他也重生了,以他前世所知精锐火器作为依仗,再与契丹提前动手抢占先机,应能对付赵翊。可是他还是想的太简单了,这个曾战无不胜的战神,实在是心思叵测,太难对付。而契丹国也的确傲慢,仍然认为大乾不足为惧,吃了大亏。

但这也是他选择与契丹国合作的原因,耶律齐虽善战,却并不是个聪明人。

赵瑾望着前方无尽的路,却突然道:“告诉军队,转道去凤翔府。”

黄德有些疑惑:“郎君,咱们不是去和契丹军会和吗?”

赵瑾本是此打算,但他直觉上突然觉得不太对,此时契丹和大乾交战于河间府一带,他倒不如趁此机会前往凤翔府夺取险地,更为妥当。

他并未向黄德解释,只略点了下巴,黄德便不再多问,调转马头去吩咐行军了。

这时候突然有人骑马自远处疾驰而来。

赵瑾微眯眼睛,已经看清是他的探子,他看了身侧的亲信随侍一眼。

随侍立刻领命纵马而去,不一会儿又疾驰而归,面上却满是兴奋之色。勒了缰绳,压低声音回禀道:“郎君……探子传回消息,已得知了大乾的防御谋划,同时消息已经送去契丹,耶律齐也已经发兵了!两军短兵相接,势必两败俱伤,您想要的结果便能达成了。”

赵瑾却轻轻皱了眉。

旁人都以为,他是在担心大乾无法与契丹抗衡,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担心的是契丹无法对付赵翊,赵翊的实力实在是太过恐怖了。

即便如此,他好像也不觉得契丹会赢。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