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冷笑着大步离去,只留下了气得发抖的皇帝陛下。
闹到这个地步,不翻脸也不可能了,而在这君臣矛盾的关键时刻,严嵩出现了。
在五顶香叶冠中,还有一顶是给严嵩的,但他的表现却与夏言完全不同。由于严先生没有原则,所以自然也不要老脸,他不但戴上了香叶冠,还特意罩了一层青纱,表示自己时刻不忘领导的恩惠。
嘉靖十分高兴,他特别表扬了严嵩。
严嵩是夏言的同乡,两人关系一向不错,夏言发达之后,出于老乡情谊,他对严嵩十分关照。
然而慢慢他才发现,严嵩是一个偏好投机、没有道德观念的人,只要能够达到目的,此人就会不择手段,任意胡来。
刚强正直的夏言十分反感这种行为,虽然严嵩对他十分尊敬,早敬礼晚鞠躬,他却越来越瞧不起这个人。
一个卑躬屈膝的人,无论如何逢迎下作、厚颜无耻,最终即使得到信任,也绝对无法获得尊重。
夏言看透了严嵩,对他的那一套深恶痛绝,只希望这个人滚得越远越好。
然而严嵩似乎并不在意,他很清楚,自己是夏言的下级,无论如何,现在还不能翻脸,为了缓和两人的关系,他决定请夏言吃饭。
夏言接到了请柬,他想了一下,答应了。
约定的时间到了,菜也上了,却没有一个人动筷子——因为夏言还没有到。
眼看要吃隔夜饭了,严嵩说,我亲自去请。
他来到了夏言的府邸,门卫告诉他,夏言不在。
这摆明了是耍人,故意不给面子,严嵩的随从开始大声嚷嚷,发泄不满,然而严嵩十分平静,他挥了挥手,回到了自己的家。
面对着发冷的酒席,和满堂宾朋嘲弄的眼神,严嵩拿起了酒宴的请柬。
他跪了下来,口中念出夏言的名字,将请柬的原文从头到尾念了一遍,最后大呼一声:
“未能尽宾主之意,在下有愧于心!”
表演结束了,他站了起来,不顾众人惊异的目光,径自走到酒席前,开始吃饭。
今日我受到的羞辱,将来一定要你加倍偿还!
【黑状】
在夏言看来,严嵩是一个没有原则的小丑,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
事实确实如此,那次晚宴之后,严嵩依然故我,一味的溜须拍马、左右逢迎,而夏言也是一如既往地看不起他。
但夏言的看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小人从来都不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可以干很多事情,比如——告状。
嘉靖二十一年(1542)六月的一天,夏言退朝之后,严嵩觐见了嘉靖。
在皇帝面前,他一改往日慈眉善目的面孔,以六十三岁之高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净利落地完成了整理着装——下跪——磕头等一系列规定项目,动作舒缓、紧凑,造诣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