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魔幻探险 > 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 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52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526节(1 / 2)

<h1>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526节</h1>

对此严重指控,孙承宗欣然表示,他没有任何异议。

他同时提议,今后的军饷,就按五万人发放。

这就意味着,每到发工资时,除五万人外,辽东的其余几万苦大兵就要拿着刀,奔高经略要钱。

高第终于明白,为什么东林党都倒了,孙承宗还没倒,要论狡猾,他才刚起步。

但高先生的劣根性根深蒂固,整人不成,又开始整地方。

他一直认为,把防线延伸到锦州、宁远,是不明智的行为,害得经略大人暴露在辽东如此危险的地方,有家都回不去,于心何忍?

还不如放弃整个辽东,退守到山海关,就算失去纵深阵地,就算敌人攻破关卡,至少自己是有时间跑路的。

他不但这么想,也这么干。

天启五年(1625)十一月,高第下令,撤退。

撤退的地方包括锦州、松山、杏山、宁远、右屯、塔山、大小凌河,总之关外的一切据点,全部撤走。

撤退的物资包括:军队、平民、枪械、粮食,以及所有能搬走的物件。

他想回家,且不想再来。

但老百姓不想走,他们的家就在这里,他们已经失去很多,这是他们仅存的希望。

但他们没有选择,因为高先生说了,必须要走,“家毁田亡,嚎哭震天”,也得走。

高第逃走的时候,并没有追兵,但他逃走的动作实在太过逼真,跑得飞快,看到司令跑路,小兵自然也跑,孙承宗积累了几年的军事物资、军粮随即丢弃一空。

数年辛苦努力,收复四百余里江山,十余万军队,几百个据点,就这样毁于一旦。

希望已经断绝,东林党垮了,孙承宗走了,所谓关宁防线,已名存实亡,时局已无希望,很快,努尔哈赤的铁蹄,就会毫不费力地踩到这片土地上。

没有人想抵抗,也没有人能抵抗,跑路,是唯一的选择。

有一个人没有跑。

他看着四散奔逃的人群,无法控制的混乱,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是宁前道,必与宁前共存亡!我绝不入关,就算只我一人,也要守在此处(独卧孤城),迎战敌人!”

宁前道者,文官袁崇焕。

【袁崇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