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山体安置区的基础上,傅恒远强行说服了基地高层。
决定将20几万住在二级安置区的居民,全部移居到山上去。
安置在森林覆盖率相对高的地方,按照原本的分区,建立独立的棚户区。
理论上来说,每往上迁移约166米气温能降低1度。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山上的棚户区比山脚平原的敞口基地住宅,至少低10度。
与此同时,在基地大举搬迁进山的节骨眼上,荒地这边迎来了第一波耕种的成果。
基于极热的特殊光照下,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整整6000亩金黄的稻田,就如同油画一般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和慕九预估的情况差不多。
和往常相比,极热下的作物,不但缩短了生长成熟的时间,就连收成也全部翻倍。
平均每亩稻田2000斤脱壳大米的收成。
这样一来,开荒的第一波收成就达到了1200万斤大米。
这样的收成出乎了基地所有高层的意料,即便是傅恒远也觉得不可思议。
知道这个消息后,新掌权基地仓库的苏家老头子几乎高兴到跳起来。
他太庆幸自己当初听了自家儿子的话,全力支持傅恒远和农场一起进行这场豪赌,果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当场通知了仓库财务,将1200万积分划入开荒项目的专项基金之中。
有了第一波的成功案例在前,当农场准备投入第二波种植行动的时候,出现了不少红眼病人。
他们像是看到风口一样,笃定极热就是种植的最好时机,和极寒的极端天气不同。
只要抓住了这个风口,猪也能种出大把的粮食。
既然农场能行,那他们一定也行!
所以以苏家为代表的8位手握实权的副基地长,形成了一个小型种植联盟。
提出要在基地的南边,开辟出一片田地来种植粮食。
面积约有亩。
为了利益最大化,他们甚至不要基地的积分投入。
存粹作为高层们的个人商业投资行为,进行开荒耕种。
他们会聘用3-4万名基地难民进行耕种。
积分由联盟自己出,但种植出来的粮食也将作为联盟自己持有。
相当于第二个拥有自主权利的基地农场。
这件事在整个基地内都引起很大的反响。
不少人在亲眼见证过西边大片的金色稻田后,都极其羡慕那些被农场选中的种植工们。
并且苏氏开荒联盟给出的条件,对三级安置区的难民们来说很是诱人。
种植期两月,每人每月支付200积分,包吃包住,收成后达标的田地将再次奖励300积分。
两个月700积分,这和捡钱有什么区别!
为此,当苏氏开荒联盟同样在三级安置区公开招募的时候。
但凡是有手有脚还能自由行动的人,都来报名了。
仅仅半个小时的时间,近4万人的苏氏开荒团队就组成完毕。
当晚,这一大群人就跟着苏氏的人,浩浩荡荡去了荒地。
支起帐篷,斗志昂扬的准备开垦田地。
反观农场这边,似乎过于平静了。
慕九不是好高骛远的性子,依旧是那6000亩田地,和7200个大学生。
在头一波粮食全部收获之后,慕九让赵越那边用项目款给所有人都发放了500积分的奖励。
顺便让傅恒远动用关系,给拖了几大头麝牛肉过来,给大家举办了一个小型的篝火晚会。
也相当于第二波种植的动员会,让大家伙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到最好。
然后晚宴的第二天,便是按部就班的种地。
由于三级安置区的迁移和动荡,原本在小街上开中医诊所的丽姐和她弟弟,被慕九接到了农场住下。
慕九早就想这么做了,但丽姐一直不肯,她有她自己的处事原则。
现在慕九以照顾这7200个员工的身体为由,将人接过来。
顺便给丽姐姐弟两布置了任务。
请丽姐联合楼妈妈一起,每天给种植的大学生们煮上一碗解暑的凉茶。
这两人都是专业的。
再由赵越那边给分发下去,尽可能的给大家解暑。
这采购茶叶和中药的积分,自然是开荒项目组走公账。
至于农场内部,自从面积扩张以来,以楼楠和顾阳为首的小团队们便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