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42章(2 / 2)

他将课件复刻了十多份,以每份100万的价格转卖给其他种植联盟。

不用说,几乎所有联盟都遇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轻轻松松回本1000来万。

为此苏氏联盟在下一季种植上,往外扩大了整整一倍的田地,即4万亩。

种植人数不变,誓要大赚一场,把先前亏掉的积分一鼓作气的赚回来。

但除去种植的问题,开荒还将面临另外一个问题。

按照上一世的进度,从进入极热的第五个月开始,就将出现干旱缺水的情况。

这个时候,连日常的生活用水都开始出现问题,更别说种植用水。

继续坚持种植会成为一个相当大的负担,毕竟没人会全然不在意曾经付出的沉没成本。

慕九当然没有把这个关键信息告诉苏副基地长。

且不管粮食有没有种植出来,但联盟给到众多参与种植难民的积分是实打实的,慕九没理由让难民们吃亏。

事实上,早在第二拨粮食收获之前,基地水龙头的供水量就已经在日渐减少。

那些基地的高层未必看不清楚目前的状况。

但没人愿意将过去付出的本钱,说不要就不要了。

即便知道了可能面临缺水的问题,也还是得硬着头皮上。

很快,基地附近供水的那条宽宽的大河就一点点干涸了。

各大种植联盟为了保障田地浇水灌溉的便利性,便自费请工程队在圈地内钻了大几十口水井,用于灌溉。

农场这边,在收获第二拨稻子后,就没再进行下一拨的种植工作。

6000亩荒地,经过两轮种植,一共收获了2500万斤稻子。

慕九留下了500万斤作为农场这边的自有储备粮,剩下的全部上交给基地。

接下来,慕九将开荒的这7200个种植小能手,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重新进行了培训。

将人送上山去,开始种植枣树和板栗树。

种苗是慕九和楼楠在研究室培育出来的。

原本这两种果树就是抗旱的品种,干旱情况下就能结出甜美多汁的果实。

经过特殊改良,需水量就更小了,很好打理,更适于极热种植。

只不过结果的时间比稻子长了很多。

山上种树和平地种田一样,1200人作为巡视管理员,统管手下的人。

剩下的6000人,每人负责4棵树,一共棵树。

将原先被砍秃,又爆发过泥石流的那座温泉山,给整个承包了。

与此同时,在经过接近半年的开山基建,官方成功将百万人口转移到了北边的群山之中。

基地原本的地块里,只剩下军方营地、指挥中心、官方的行政机构、仓库和核能供电厂等地区。

解决了温度的问题,水资源则成为了目前最大的难题。

没有人想过,水能够缺失到这种程度。

慕九所在的官方基地,地处华夏最大最长的河流~长河边界,按理来说,哪里缺水这里都不会缺水。

可现在几百米宽的河床直接见了底,不少地方甚至都已经开裂了。

周边的大型湖泊,则直接从地表消失了。

原本蛛网状的南方平原,直接变成了大戈壁,北方则更荒凉,一眼望去满目黄土。

经过接近4年的天灾末世,没有人类活动的城市高楼,现在已经逐渐风化,即将和外围的风沙融合为一体。

各处繁茂的绿洲也在逐渐萎缩。

好在傅恒远留了一手。

当初慕九提出要在农场地下修建一处小型水库的时候。

他便着手让人将先前极寒时期捕鱼的那处湖泊给围挡起来,形成一个水库的样子。

然后在湖水的表面投放了大量黑色遮阳球,将湖水遮盖起来。

(图片仅供参考)

这样能够减少湖水表面80-90%的蒸发率。

事实上,这片湖水也的确成为了方圆几百公里内,唯一的地表水源。

加上各处钻出的水井,一起用来维持基地民众的日常生活。

可即便这片湖水不少,但对于养活百万人口的基地来说,这也并不能管太长久的时间。

所以基地内很快便形成了水比粮贵的局面。

并且在极热的状态下,越往后,水的价格越是向上节节攀登。

广大三级安全区的居民们,除了购买日常的饮用水,几乎没有余力去洗脸洗衣服,将水用在其他途径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