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宏若是知道在他死后,这种过去看都不曾看过几眼的人都能随意拿着他说事,怕也是要笑的。
外戚可以权倾朝野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就算不曾过去,也不会应在董承的身上。
陆离说完,漂亮却也敷衍的朝着对方一拱手,接着便拂袖而去。
礼貌有了,态度也有了,怒气更是不曾遮掩分毫,主打的就是一个绝不憋着。
董承:……
等到陆离好不容易终于来到了司空府门口,就看到程昱从另一方而来,两人互相见礼,一同走入其中。
曹操听到通报这俩人一起来了,还有点惊讶,不知道他们两个什么时候混到一起去的,知道完全就是巧合后,他真的一点都不意外。
三人都没什么只能说给自己跟另一个人,剩下的一个人不能听的事情。
程昱此次来是来跟曹操汇报一些地方异动的,虽然吕布的反复是出了名的,但很多人尽管不出名,却也不影响他们反复。
而陆离本来是想要跟对方汇报一下情况,准备出发往东郡去,结果路上遇到了好几处意外,尤其是关于张绣婶母的。
陆离:“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舆论之事不能轻纵。”
曹操点头表示赞同,但陆离看得出来,对方赞同的是对民间舆论的管控,反而对被牵扯其中的张绣并不怎么在意。
而说起言语之事,就不免联想到孔融那位几次举荐的名士——祢衡。
他别的才能大家还没有见到,但那张嘴是真的已经颇有几分名声了。
听到曹操他们说起祢衡,陆离立刻将其跟自己今日在孔融身边见到的人联系到了一起。
这人在后世也是颇有几分名气的,毕竟是著名杠精,东汉末年的“一脱成名”。
第138章 再见张邈
程昱不知道后世如何,但他认为祢衡,又或者说如祢衡这般恃才放旷、言语无忌之人,正是造就如今许都不安宁的一大原因。
求贤令固然招来了不少贤才,可同样也将不少牛鬼蛇神一并都引来了。
程昱认为这件事情就该从严处置,杀一儆百。
程昱:“兵者,国之大事也,如何能叫此小事影响牵绊,当要快刀斩之,宜早不宜迟,从严不从宽。”
陆离对于程昱的说法很是赞同,只是补充说明了一个情况:“来此之前,我已遣人前往执金吾处告知此事。”
如今任执金吾一职之人为伏完,是伏皇后之父,比起董承更为正宗的外戚选手。
对于陆离这个什么事情就找什么人的做事方法,曹操一点都没感到意外,不过说到伏完,曹操从一旁的文书中拿出一份:“执金吾昨日上书,道自己力浅德薄,无颜居此重位。”
曹操将文书往陆离跟程昱的方向一递,陆离翻开两人一同看了几眼,内容就像是曹操总结的那样,这看起来是在辞官,可实际上你可以将其解为调岗申请。
当初杨彪为什么能够当上卫尉,一方面是前卫尉因病去职,官位空了出来,另一方面就是他在具体权责上跟曹操做了一定的协调交换。
想来伏完也是见到了杨彪做的事情,见到了如今曹操的势大,觉得自己现在不管是身份还是官位都有些过于敏感了,才会有这样的行为。
相比董承,伏完看起来倒是识趣了不少。
可换个角度想一想,刘协将皇后之位给了出去,却换来了这样一位“识趣”的国丈,也当真是让人失望。
相比较起来,董承虽然在陆离等人看来当真讨厌,但是在刘协眼中怕是要可爱许多。
别管人家是为了权力、名声,还是一颗忠于汉室的心,至少人家是真的干事的,这不比发现风吹草动就立刻缩头的来得强。
不过陆离也没有任何鄙视谁的意思,毕竟他现在在某些人眼中,恐怕比之伏完还要不如呢——人家只是战略性躲避,你是直接投降加入了敌军,如何能够相比。
当然了,这种声音如今还非常微弱渺小,至于什么时候会壮大,可能要等待曹操不再是汉室忠臣时吧。
在这种关乎都城防御的事情上,人选上是要努力做到让曹刘双方都满意的,曹操选择的新任执金吾为贾诩。
对方是朝中的老熟人,也在曹操这里表达了选择。
这个任命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很快便得到了落实,别的事情暂且不提,让贾诩来做执金吾,至少那则关于张绣的谣言就不用担心了。
便是解决不好,难道贾诩会跟张绣沟通不好吗。
况且只要贾诩用心,如何会解决不好。
因为陆离加入后对于农事的重视以及人地关系的分析,再加上在蝗灾出现之前做出了提前防范,人肉脯当军粮的事情并未发生。
陆离与程昱之间虽然说不上是好友,但也算是关系友好。
至于为何关系友好却还算不上好友,这个世界上本也不是人人都有缘分当朋友的。
事情说得差不多,他们跟后面到的郭嘉一起留在曹操这边用了午食,如今百姓受制于条件做不到一日三餐,一般一天只吃两顿饭。
但是官僚阶级与世家豪强就不同了,大家有条件的基本都是一日三餐的,陛下根据上朝时间与处政务划分时间段,甚至达到了一日四食。
跟从不亏待自己的刘宏相比,曹操这里的吃食只能说尚可入口,但是跟陆离自己私底下纯粹填肚子的饭食相比,又可称一声美味了。
毕竟陆离那里的饭,可是吕布都一吃一个不吱声。
吃过饭,程昱还有些事情要跟曹操一起处,陆离则是与郭嘉一同离开。
郭嘉:“伯安可是近日便要出发前往东郡了?”
事实上陆离今天来就是跟曹操确定时间的,只是郭嘉来的了一些,说这个的时候对方没能听到。
陆离也不介意对自己的好友再说一遍:“确系如此,如无意外,后日便会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