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没有她想的那些好木材,祝成蹊也就不坚持了,说:“那就听您的吧,过两天我把想要的家具画出来后就给您拿过来,到时候就麻烦您了。”
“嗯。”周老根点了下头,见祝成蹊应该没事了,就继续刨自己的木头。
祝成蹊这才看向四周,发现大家也都选的差不多了。
她也跟着把两个木盆的钱交了。
胖婶在招呼其他人的时候也没忘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知道祝成蹊和周老根预定了后面打家具的事情,因此收她的钱的时候就笑的格外的灿烂。
顺便还哎哟哎哟地招呼道:“你瞅瞅你这姑娘的小脸儿白的哟,是不是这来的路上遭老罪了,没吃好睡好吧?回头可要好好养养,你说说这多好看的小姑娘,这么白惨惨瘦巴巴的可不行,不喜庆!”
“姑娘家家的还是胖乎点儿好看!”
但是才说完,都不等祝成蹊的反应又赶紧转头对着下一位客户“甜言蜜语”。
真可谓销售届的典范了。
而且她的售后服务做的也不错。
虽然他们每个人买的都不多,但是加在一起也不少,这位胖婶儿就利利索索地招呼着家里面的孩子帮忙送。
祝成蹊买的俩木盆也被她顺手交给了自己的孙子。
因为考虑重量的问题,祝成蹊特意买了俩小点的木盆,但这个小也只是相对的,这俩盆加起来至少十多斤重呢。
而那叫毛竹的小孩儿看着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祝成蹊就有些担心,“这对他来说有些重了吧?”
“就俩盆能有多重。”胖婶儿一脸毫不在意地摆手,完了又不忘提醒毛竹道:“你路上小心点,别跑快了,回头再给这俩盆摔坏了,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小毛竹嘿嘿笑了两声,双手把套在一起的俩木盆扣在背后,像是背着盖儿的乌龟一样,哧溜着跑出去了。
声音还远远地传来,“我就跑快!”
“嘿,这熊孩子!”胖婶儿骂了句,又赶紧对着祝成蹊解释道:“祝知青对吧,你别担心,这孩子就是皮实,不会真把你的盆摔了,你放心吧,等你回了知青点,这小子一准儿带着你的盆在等着了。”
祝成蹊也不担心,反正要是真摔了,她就过来让他们售后。
其他人的东西也被胖婶这样安排的差不多了,一群人又开始乌泱泱地往知青点赶。
天边的最后一抹鱼肚白也落了下去,天地间彻底陷入了昏暗。
乡间的泥巴路虽然都被踩的结实,但是坑坑洼洼也免不了,即便是本地人走夜路也免不了磕一下碰一下的,就更别说他们这些新来的知青了。
甚至都不用孟昭昭开口催促,所有人都默契十足地加快了脚步。
祝成蹊却不行。
她也不和其他人抢,而是从书包里面掏出了手电筒。
黄色的灯光一下子冲破了昏沉沉的黑夜,走在她前面的人惊呼了一声,“有光!是手电筒!”
又下意识循着光源回头看,见是祝成蹊,惊讶道:“祝知青,没想到你还带了手电筒下乡!”
祝成蹊还是那个说法,“我身体不好,家里怕我晚上天黑走夜路不方便,专门给我拿的。”
现在的手电筒也不便宜,而且也需要工业券才能买。
对城里人来说,在本来就有电的情况下还花钱和工业券买手电筒不划算,而对乡下人来说,工业券就更是摸不到的好东西,就更别说用工业券才能买到的手电筒了。
他们整个迎胜村也找不出几个有手电筒的人家。
因此不仅知青们惊讶,帮着送东西的胖婶儿的家里人也没忍住盯着祝成蹊手里的手电筒目不转睛。
还念叨着说:“真亮,比大队长的手电筒亮多了。”
“对,大队长的手电筒一闪一闪的,还要拍几下才行,有时候甚至都不亮。”
话音才落,就听见了一道十分熟悉的声音道:“这不是废话嘛,那电池不要钱还有票买啊!”
是周立新回来了。
说话的那几个立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喊了声,“队长叔。”
周立新也没搭理他们,而是借着黄色的灯光把在场的知青打量了个遍,见没少人后,才没好气道:“还愣着干啥,赶紧走啊,不然还等着我请你们啊!”
一群人又赶紧动了起来。
黑夜沉寂,夜风清凉,本是最舒爽的时刻,但此刻的氛围却有些古怪。
孟昭昭皱眉左右看了看,有些不明白怎么了。
没多会儿,就看见了知青点。
知青点门口点了个火把,照耀着四周。
推开门进去后,几乎所有人都在院子里面边聊天边打蚊子。
而两边知青住的屋子正在从里往外冒烟,空气中有很重的艾草气息,应该是在熏蚊子。
听见祝成蹊他们的动静后,这些人几乎一致地看过来,主要的目光留在了周立新的身上。
这是在等周立新开口解决住宿的问题。
周立新今天也累。
回来后都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又被告知知青安置问题,就更是气不打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