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领导你给他们都安排下山,别让他们一直住山里面了,怪邪乎的!”周立新出主意道。
林川说:“他们情况特殊,我们也想让他们尽快下山安置,但有些事情不能着急,正好这次是个机会,所以我们先过去看看。”
要是这能把桦皮画卖出去,说不定真能劝这些人下山定居,也算是解决了县里面多年来头疼的问题。
周立新想了想,还是不放心道:“那我和你们一起去。”
林川:“我们这一走就要两三天,快秋收了,你身上的担子正是最重的时候,你哪有时间分心。”
周立新:“……”
胖婶儿也嫌他磨磨唧唧的,就说:“我嫂子会跟着呢,她这些年也没少一个人来回两边跑,她知道啥道最安全,队长你放心吧,你咋这么能墨迹,我还能叫小西出事儿啊!”
说着又把周立新拽到一边,偷摸摸道:“我嫂子娘家可有好参,到时候我帮着说几句话,看能不能叫他们给小西让一根,回头也好帮她补补身子骨,你咋就不能往好的地方想想呢。”
周立新瞬间醍醐灌顶,“我忘了还有这一出。”
“行,你们去吧。”他不墨迹了。
但去山里光靠两只脚不行,要骑马。
这可是头一回。
虽然要被胖婶儿带着,但祝成蹊还是激动的不行。
风驰电掣的感觉也太爽了。
她以后也要学!
第39章 上山下山等我们下次过来的吧!
祝成蹊他们到胖婶儿娘家的时候,阿吉婶子早就在等着了。
因为路途比较远,他们也没有怎么寒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赶路。
起初路径还算开阔,祝成蹊还能记住是怎么走的,但到了后来,她目之所及都是一片苍翠,根本分不出是哪。
而且越到后面越不好走,还要人下来牵着马走。
就这么一直拐到下午三点多,他们才到达目的地。
也难怪国家一直想让这些人迁出来了,这实在是太隔绝了。
阿吉婶子路上的时候介绍过她娘家村子名字叫科特齐尔村,村里面只有三十来户人家,但这对他们这种深山林户人家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村子了。
甚至有些人住的更远更深,也更不愿意和外面的人交流。
阿吉婶子还说他们村子有三个大姓,分别是古拉依尔、葛瓦依尔和吴恰尔康。
不过因为他们自打解放后开始慢慢和山下接触,虽然还是没有选择搬迁下山生活,但是这些年和山下的交流变多,为了方便,他们也按照原本的姓氏音节给自己取了汉姓。
也就是关、葛还有吴。
阿吉婶子还说:“我们原来的名字太长太拗口了,你们不用记,就像我,你们记住我叫葛吉就行了,其他人也一样,到时候你们按照汉姓叫他们。”
祝成蹊也巴不得,要不然光记他们的名字就很让人头疼了。
而葛家老两口前两天下山带回来一口大铁锅,还有肥皂、盐、糖和布料的事情早在村子里面传遍了。
村里面也知道这段日子山下会来人,所以这些天尤为关注这件事。
忙碌的大人们还好,好奇心更重的小孩子们则会时不时地跑到村口不远处的安全区向外眺望。
原本他们以为这一回还是什么都看不到,结果没想到正好撞上了祝成蹊他们出现。
这群小孩子们立马乌泱泱叫起来,手舞足蹈地往回跑。
阿吉婶子不好意思笑笑,“我们山里不常有外人来,买卖东西也不方便,你上回给的东西太好了,村里面肯定正好奇呢,这些孩子应该是叫大人去了,不是害怕。”
“没事儿。”祝成蹊笑了下,并且拜托胖婶儿帮忙扶一把才勉强从马背上爬下来。
要不是胖婶儿一直没松手,就连林川都顺手拽了她一下,她差点就一屁股坐地上。
骑马虽然爽,但是颠屁股更严重,腰、腿也要一刻不停地用力,她甚至觉得自己腰部以下的位置早就失踪了。
胖婶儿就一边帮她揉着腰和大腿,一边笑道:“现在不说骑马真爽了吧,这回还是我带着你,你要是真学骑马,就不是累不累的事儿了,你这两条腿至少要磨破出血好几回,直到起茧子适应,以后骑马才不会这么难受。”
祝成蹊却道:“确实累,但也真的爽,所以我还是要学的。”
现在有机会不学,以后想学怕是都找不到机会了。
胖婶儿打岔,“就你这小身板你学啥啊,你上了马背要不了两下就得被颠下来。”
她力气大,揉的祝成蹊龇牙咧嘴,彻底失去表情管理,但依旧坚持道:“那我也要学,不尝试一下,我不死心。”
胖婶儿:“……行吧。”
反正就祝成蹊这样也控制不住马,回头碰了壁就知道了。
另一边,林川正在和阿吉婶子更细致地了解村里面的生活情况,也顺便问一问她对于全村搬迁的意见。
阿吉婶子就说:“我是主动嫁到山下的,我当然觉得山下的生活更好,但我是出嫁女,说话不算,村子里面主要还是听族老们的意见。”
“他们一辈子都在山里,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山下的生活习惯和我们差别太大了,他们可能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
祝成蹊总算在胖婶儿的魔爪下重新恢复了下半身知觉,能勉强走路了,就一瘸一拐地挪动起来,听到这些,就顺嘴接了一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