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 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第26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第260节(2 / 2)

郭珍珠:皇帝你变了,变抠门了!这是金银珠宝一律不赏,直接拿六阿哥种的菱角来赏吗?

菱角才值几个钱啊!

不过她转念想到如今的物流不怎么给力,更别提是送生鲜了,送过来都不新鲜了。

要吃上新采摘的菱角,只能直接跑去江南吃。

一般人哪里能那么壕,就为了去江南吃菱角,花费人力物力跑过去呢!

所以说这新鲜菱角真的赏赐下去,确实比金银珠宝还稀罕,估计收到的勋贵会十分高兴了。

行吧,只能让六阿哥多种点,让高兴的人多一些了!

皇帝吃了几个菱角,剩下的也收起来。

他得知郭珍珠才得了一个菱角尝了,打算给她留下一半,余下的都送去皇太后那边。

郭珍珠连忙婉拒道:“这是六阿哥难得种出来,特意给皇上留的。皇上孝顺,倒不如都给太后娘娘送过去。等明年六阿哥多种点,臣妾再多分一点尝尝就好。”

闻言,皇帝笑笑道:“也罢,那就等明年吧。”

毕竟今年已经过了种菱角的好时候,六阿哥这次种的不多,明年就能多种了,到时候必然足够分了。

皇太后得了皇帝送来的菱角也很高兴,尤其得知是六阿哥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就更是感慨道:“六阿哥真是好孩子,皇上之前种了几回没能把菱角种活,倒是六阿哥给种出来了。”

她知道皇帝喜欢种东西,见着什么新鲜的都喜欢种一种。

其他小阿哥都没继承皇帝这个喜好,没料到六阿哥不但感兴趣,还特别擅长,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尤其顺皇贵妃似乎并不拦着六阿哥这个喜好,每天看着他弄得浑身是泥巴也没说什么,只让人准备热水给六阿哥多洗两遍而已。

有人嘀咕顺皇贵妃是不是让六阿哥韬光隐晦,让他装作喜欢种田的样子亲近皇帝,外人看了还以为六阿哥只喜欢种地,小太子都不觉得他会是个威胁。

等长大后,六阿哥既得了皇帝的宠爱,又成长起来,以后的事就不好说了。

也有人嘀咕顺皇贵妃是想避开纷争,才会让六阿哥去种地,这么一来,他就只专注在种田上,不争不抢,显得毫无威胁一样,以后的日子就能平静轻松得多。

如果郭珍珠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只会觉得他们想得真是太多了!

皇太后不管外头的猜测如何,只觉得六阿哥是真的喜欢种地。毕竟喜欢不喜欢,是不是故意假装的,仔细看就能察觉出来。

尤其种菱角不容易,用的还是湖里的淤泥。那淤泥都好几年了,挖出来黏糊糊不说,还带着一股味道。

哪怕再怎么假装喜欢,六阿哥只是年纪不大的孩子。不是真的喜欢,他哪里能受得住呢?

他还用这个淤泥种菱角,每天反复去看,这样的耐心和专注不是很喜欢根本做不到。

皇帝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觉得六阿哥果然继承了他种田的天赋,甚至更厉害了。

要不是金鸡纳树需要在温暖的地方才能种,皇帝都想试一试了。

他因为六阿哥还有了新的主意,打算专门建造花房,也就是温室了。

关于建造的这个,皇帝就交给戴梓来办。

戴梓也是个工作狂,修改了几次后,终于把图纸和构想写为折子送了上来。

皇帝看后很感兴趣,还跟郭珍珠分享了起来:“戴梓确实厉害,以前有洞子菜,却因为不透光,无法种花。朕打算做个能种花种菜的洞子房,戴梓就准备用地炕作为花炕。”

他把图纸递了过来,郭珍珠一看就明白,戴梓这是打算做半地炕的温室。

这温室门窗紧闭,还都是大落地窗,几乎是从地面一直到屋梁。

这样一来,花草就能更充分得到日照。

地面就是热炕,底下连着另一边的火灶,可以烧火。不那么冷的时候,里边还可以直接上火盆。

屋子四角的瓦片还可以松动,需要的时候挪开,就能达到通风的作用。

窗户还有卷帘,在日照太过的时候能放下来遮阳,免得花草晒伤,可以说戴梓这设计是面面俱到了。

郭珍珠看得连连点头道:“戴先生设计得花洞相当不错,皇上打算在里头种什么?”

皇帝笑笑道:“朕打算一部分种花,年花就有着落了,不用在宫外采买。大部分可以用来种菜,那么冬天也有新鲜的蔬菜瓜果用了。”

郭珍珠想着鲜花温室里头,一半是高雅的茶花、牡丹花、玉兰花和水仙花等等,另一边却是豆橛子、茄子、土豆和生菜什么的,这也太割裂了一点!

皇帝还琢磨道:“要是在花洞里种葡萄,也不知道行不行。”

郭珍珠不知道葡萄能不能在温室里种起来,不过看得出皇帝是冬天想吃葡萄了。

冬天吃火锅最舒服了,要是能种西瓜的话,烧着炕,吃完火锅再吃西瓜,那真是舒服极了。

皇帝对这个花洞设计很满意,选了一个地方,就让戴梓带人开始建起来了。

只是建个花洞而已,朝堂倒是没有大臣反对此事。毕竟新年的时候多一些花卉点缀,也是喜庆。

新年宫宴上能多些新鲜蔬菜瓜果当吃食,也不是什么坏事。

再说这花洞耗费不大,主要做的还是地炕,这个炕做起来内务府都是熟练工了,不算什么事。

最大的耗费估计是玻璃,如今的玻璃不能完全透明,但是能透光就足够了。

因为郭珍珠的技术支持,内务府如今烧出大块玻璃已经不是难事了,还一再改进,这耗费基本都在人工上。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