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娘娘她步步高升 第3节</h1>
未免避讳,宫中向来没有同宗族的嫔妃,同姓的都少,她何德何能能在绥安侯府出了个诚妃娘娘之后被选入宫廷?
说得好听点,她是侯府小姐,可她父母双亡,也仅仅是绥安侯膝下的一个不起眼也不得宠的孙女罢了。
姜令音淡漠的在心里自嘲。
“或许对陛下来说,我只是顾小姐的陪衬。”
仅封一位官宦贵女,风头太盛,于顾小姐不利,若是两位,则恰到好处,她还能替顾小姐分一分风头。或许,旁人还觉得这是陛下对绥安侯府的看重和恩典呢。
不过,想让她当陪衬么?
姜令音弯了弯唇角,眼中泄出三分笑意。
也要看她顾静姝担不担得起。
杪夏心头一跳,“小姐,这只是您的猜测,或许、或许事实并非您想的这样。”
姜令音拿起一把小巧的剪刀,利落地剪掉了桌案上蜡烛的灯芯,屋内倏然暗了许多。
她半偏过头,看向杪夏,声音中的喜怒难辨:“是不是,一试便知。”
试?
杪夏不解地问:“小姐想怎么试?”
姜令音不疾不徐地站起来,大半个身影笼罩在黑暗之中,她说:“那就看看陛下会怎么做吧。”
饶是跟了她多年的杪夏这时候也没明白她心里的想法。陛下会怎么做?
等到了后宫,陛下若不在乎小姐,定是会冷落小姐,反之捧着顾小姐,这还需要试吗?
姜令音任她思忖,没有向她解释的意思。
第3章 “陛下点了主子侍寝。”……
日子在姜令音日复一日的习礼中悄无声息地溜走,转眼到了九月,秋风簌簌,桂花飘香。
照常学完规矩,姜令音刚回到屋内坐下,天色便忽然阴沉了下来,不一会儿就落下了豆大的雨滴。
她抿了口茶,听见熟悉的脚步声由远而近,茶盏搁下,杪夏面带笑意地走进来,“小姐。”
她俯下身子,将藏在袖子中的匣子拿出来,低声道:“这是蔺少爷放在铺子里的。”
姜令音稍稍抬头,打开匣子看了一眼便又合上,淡淡道:“收起来。”
杪夏又取出一封精致
的信笺,“这是淳安县主给小姐的。”
姜令音拆开,上面只有短短几行字,快速看完,她便折起来道:“拿蜡烛来烧了吧。”
杪夏依言取来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看着她将信笺烧成灰,才出声问:“小姐,淳安县主说了什么?”
“谢我答应她的事情已经做到,夸我有本事呢。”姜令音莞尔一笑,“作为感谢,还给我备了一份厚礼。”
她独坐锦榻,身后是大雨瓢泼之景,雨声唰唰得打在窗棂高檐,门帘轻动,引来秋天特有的气息。
杪夏心间一动,一字一句地说道:“小姐借淳安县主之手解决了楚小姐,还得了县主的好感,更是摆脱了这桩亲事,奴婢贺喜小姐。”
姜令音神色晦暗,低头把玩着葱白的指尖,语气寻常:“只是入宫之事太叫人意外。”
这不在她的意料之中。
说起此事,杪夏的心绪也变得低落:“小姐……”
不等她说完,姜令音忽地拉住她的手臂,状似不经意道:“杪夏,你愿意和我一起入宫吗?”
“愿意。”杪夏自幼同她在雍州长大,自是不愿分开,立即表明忠心,“奴婢此生要一直跟随小姐,不离不弃。”
姜令音含笑拍了拍她的手,“按照规矩我能带一人入宫,你既愿意,我便将祖母那儿送来的丫鬟推辞了。”
杪夏重重地点头,目露感激,“多谢小姐。”
姜令音细细观察完她的神态,默默松开了手。
杪夏自己愿意是最好的,若是不愿,她也要早做打算,至于别的丫鬟,她从来没有考虑过,之所以这么说,是表明她对杪夏的看重和信任,好在杪夏没有让她失望。
她喜欢将所有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心,亦是如此。
九月十八,礼部执礼大臣及一众宫中女官、内侍浩浩荡荡地出宫迎接姜令音及新册封的嫔妃入宫。鞭炮声中,姜令音拜别绥安侯府众人,在他们期盼、热切及不舍的目光中上了轿子。
众目睽睽之下,绥安侯夫人余氏甚至哭得晕了过去,任谁看了都要感慨几句祖孙情深,却无人知晓昨日晚上余氏对她是怎样的敲打与警告。
话里话外,无非都是在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无父无母,以后只能仰仗侯府,且在宫中,要以诚妃娘娘为尊,不能出事连累了侯府。
可是说起来,侯府又能给她什么呢?银子,她并不缺;权势,他们又给不起。当真是好笑。
六顶轿子,按照位分高低在宫门前依次停下。按照规矩,她们要从侧门进宫,并且不得乘坐轿辇。
姜令音在女官的引导下搭着杪夏的手下轿,登时便有内侍前来拜见相迎:“给宝林主子请安,奴才为您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