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娘娘她步步高升 > 娘娘她步步高升 第10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娘娘她步步高升 第101节(2 / 2)

屋子里只留了一盏烛火,光线微弱又昏暗。

冬灵静静地看着蜡烛一点点燃烧,约莫到了子时,窗外忽然响起了一阵淅淅沥沥的雨声,方惊得她回了神。

她赶紧起身,查看了一下睡得安稳的姜令音,而后裹着被子,蜷缩起来。

许是下雨的缘故,直到寅时,窗外也没有多少亮光。

姜令音醒来后,一眼就瞧见了桌上花瓶里错落地插着几支坠着水珠的芍药花。

杪夏一边替她更衣,一边笑着道:“这是冬灵一大早去御花园那儿采摘的,主子瞧着可喜欢?”

姜令音诧异了一声:“冬灵没回屋歇息?”

在承光宫,守夜的宫女第二日都不当值。

杪夏摇头,“冬灵精神着呢,听闻主子起身,已经跑去御膳房为主子取早膳了。”

姜令音没说话,从瓶子里掐了一朵芍药花,递给杪夏,“替我簪上吧。”

今日是去昭和宫请安的日子,姜令音一贯穿着鲜亮的宫装,今日也是如此,胭脂色的襦裙搭配红玉头面,一进入昭和宫,就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没等姜令音坐下,便有人迫不及待地开了口:“真是巧了,令贵嫔和方才人今日都簪了花。”

姜令音掠过此人,目光微转,落到了站在后面的方才人身上。

她看了两眼,就收回了视线。

她从前没有簪过花,今日不过是巧合。

许是见她没反应,又有人微笑附和:“也不知令贵嫔和方才人何时这样亲密了。说来也是,听闻令贵嫔昨日还特意在陛下面前为方才人美言呢。”

姜令音轻飘飘地望向开口之人,汪宝林。

她的眼睛黑白分明,眼眸漆黑却异常明亮,眸中的情绪分

明平静无波,偏让被她盯着的人心下一片骇然。

今日阖宫除了被禁足的嫔妃,不论身份高低都要来昭和宫,汪宝林的座位是姜令音对面顾静姝右手处的第二张椅子,她此时正站着,直直迎上了姜令音的目光。

姜令音盯着她瞧了片刻,慢悠悠地坐下来。

汪宝林和在座的几位嫔妃左等右等,也没等到姜令音出声反驳,不由地都有些惊愕——令贵嫔何时变了性子?

姜令音一落座,汪宝林的脸色立即变得难堪起来。

有时候,无视才是最大的羞辱。

嫔妃们见状,不由地开始互相递起了眼神,她们都没再注意汪宝林,而是隐晦地在姜令音和方才人之间扫来扫去。姜令音习惯了众多的目光,不以为意,方才人却被瞧得有些坐立不安。

瑾妃放下茶杯,抬眼看了看姜令音和方才人,含笑道:“令妹妹和方妹妹年轻貌美,正是适合簪花的年纪,如今百花盛开,各宫妹妹倒也能学一学,将园子里的春色带到头上。”

话一出,殿内立即响起一阵笑声。

这时候,宁昭容忽然好奇地问:“听闻琼贵嫔昨儿去了御前,怎么却没得到陛下的赏赐?”

她的一番话,让殿内重新安静下来。

琼贵嫔原是默默地坐着,没有参与任何话题,她难得在请安时有这样安静的时候,听到这话,她偏过头,朝宁昭容看去。

宁昭容以为她没听清,又重复问了一遍:“莫不是得了赏,本宫记错了?”

她问得迟疑,神情真诚,仿佛当真只是随口一问。

宁昭容说话一向直白,往日同琼贵嫔也没什么恩怨,也是如此,一时让人分不清她的用意。

琼贵嫔攥紧了手中的帕子,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丝浅笑,“昭容娘娘没有记错。”

宁昭容拍着胸脯,庆幸地道:“好在本宫没有记错,那就好,那就好。”

她似乎忘了先前的疑问,又将话题绕回了簪花上:“说到簪花,蕙质近来也格外喜欢呢,小小年纪,竟也吵着嚷着让本宫往她头上簪花。”

这话正好被簇拥出来的淑妃听了个正着,“什么簪花?”

众妃连忙起身行礼问安:“妾身给淑妃娘娘请安。”

“免礼赐座。”淑妃摆了摆手,端庄地坐在上首,眼帘微垂,“方才听宁妹妹说起了簪花,怎么一回事?”

宁昭容将殿内发生的事简单说了一遍,既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偏袒任何人。

淑妃听笑了:“瞧着令妹妹和方妹妹这模样,倒是让本宫想起来了:簪花从前便在京城盛行,听闻除了得到女子喜爱,不少男子也会簪花。诸位若是喜欢,本宫便让司苑司给你们挑几盆鲜花送去。”

“宁妹妹,不论蕙质喜欢什么花,你只管让人去司苑司取,亏待了谁,也不能亏待了咱们的公主。”

宁昭容喜笑颜开,接受了淑妃的好意:“淑妃娘娘放心,妾身省的。”

半个月一次的阖宫请安,本该是热热闹闹的场面,但年后这几个月宫中事端生了太多,再加上姜令音的一枝独秀,众嫔妃待了不足半个时辰,便陆续地离开了昭和宫。

姜令音被淑妃留了下来。

她扫了眼大殿内的情形,大抵能猜到一些原因,但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地问:“淑妃娘娘可是有话对妾身叮嘱?”

淑妃的视线落在姜令音的面容上,她心里清楚,陛下宠爱姜令音,并不单单是因为姜令音的姿色,但她还是没忍住心底的情绪。

有些话,她很早之前就想对姜令音说了。

“令贵嫔,本宫知晓你侯府出身,性情直率,只是在这皇宫里,还是收敛些为好。”

她的语气里有说不尽的感慨,“陛下如今宠爱你,你自是处处都是好的,可你总归要多想想往后的日子。你身上肩负着家族的荣光,万事还须谨慎行事才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