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5章(2 / 2)

她细想这十几年的生活,还有历险时的伤痛,肩头涌出的鲜血。觉得梦怕难以如此真实。

想起上辈子最后看到小哥和犀利妹的笑容,再到这辈子的张遮和姜雪宁。她长叹一口气,还是按原计划来吧。

她不会破坏他们,就在旁磕糖就好。

她苦心筹划了那么多,让张遮的人生和性格都发生了转变,就希望他和妹妹能勇敢冲破内心障碍。

若这样便宜妹妹还不同张遮一块,选了谢危。她才会对张遮出手。

毕竟这一世,他不是她的血亲了。

第21章 相逢不相识

谢危在同张家父子吃饭前,就打听清楚了姜家和张家的渊源。

原来数年前张父曾遭同僚陷害而蒙冤入狱,蒋氏母子求助无门,上府衙击鼓鸣冤。

姜伯游正巧在附近办差,看到这情况,便修书一封,托人给蒋氏母子。

他在信中指点他们带这信去找冀北道监察御史顾春芳。

顾春芳一出手,张父得以沉冤昭雪。

张父获释时正在生病,若没有及时得到救治,加上内心愤慨,他怕是会病死在牢狱。

而因着姜伯游的缘故,他的案子被优先处理并成功洗脱冤屈,保住名声和官职,让妻儿没有失去丈夫和父亲。

姜伯游成了张家的大恩人。

张父经此事后行事愈发小心谨慎,还意外得了顾春芳赏识,一路跟随顾春芳到京城,从县吏做到刑部主事。

顾春芳外放前,见他独子张遮聪颖好学,有断案的才能,让张父为孩子前途着想,继续留在京城。

如今张遮已经考取举人功名,就等下年参加科考。

只是京城地价昂贵,张家刚来根基不稳,就在京郊置下宅子。

一家三口勤俭节约,事事自已动手,干脆连仆妇都不请。

张父每日天未亮就与同僚结伴,坐马车进城当差。张遮就读的书院正巧沐休,留家中读书。

张家牢记着姜家的援手之恩,逢年过节必然送上礼品。张父不善言辞,写起信来却文采斐然,妙笔生花。

这正对了有几分书生意气的姜伯游胃口,两人各司其职,见面不多,常年靠书信来往不断,倒成了一对好笔友。

此番姜家孩子上门求援,张父只会感到被姜家重视,连他家女儿都知道有位张伯父,说明姜伯游没将他当外人。

他感动之余更会着意提醒妻儿要用心对待姜家姑娘。

而张遮和蒋氏经历过当年的事,知道人情冷暖,一直对姜伯游感恩在心。

自然不会觉得张父的太啰嗦。反而自发用最高的规格去招待姜家姑娘和侄子。

只是没想到,出身富贵家庭的姜家两位姑娘没有架子,都特别讨人喜欢,没多久就同蒋氏相处融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