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言辞诚恳,将家中丑事全盘托出,并没有掩盖自身不足。
孟氏和姜雪宁因欣赏张遮,只心生怜惜,丝毫不会嫌弃。
姜雪宁思及自身,觉得难怪会对他一见倾心,她深感与张遮有共通之处。
姜雪蕙则明白了,如果没有她故意插手,两世的张遮其实就是他父亲命运的重复。
张遮聪敏善断,身世悲苦。年幼经历过人性丑恶,世态炎凉,与寡母相依为命,性格变的刚硬冷淡。
只喜独来独往,安静做事。
他心属姜雪宁,知自身的不足,不愿拖累旁人。姜雪宁有难,他奋不顾身。姜雪宁离开,他遥望祝福。
他宁愿独身不娶妻,一生痴恋而不肯吐露真心。
他的命运带着悲凉的暗色。等姜雪宁这抹亮色离开了,他只愿对方安好。
而他母亲开明,只会念叨几句,并不强求他。他就专注在母亲对他的期望上,做个正直清廉的好官。
而这辈子,因张遮父亲活着,他性格和生活自然就发生很大变化。
那封帮助张家母子的信其实是她写的。那几年姜父不时会被外派出去张遮的家乡,她就闹着跟去。
就是希望能找到张遮。
正巧一次就遇到张遮两母子击鼓鸣冤。她当时只远远看见他们母子。
她听见身边衙役讨论,知道是自已苦找了许久的张遮。
她特意同父亲提了几句,姜父事务繁忙,加上小孩子童言童语,他并没放在心上。
当天下午他与同僚喝酒喝醉,姜雪蕙就仿了姜父的笔迹,写好信让随从送给张家母子。
她还假借父亲的名义,让随从拿了银子去打点知府身边的师爷和张父待的牢狱。这才令张父能全身而退。
姜父醉的糊涂,以为这是自已喝醉管了一桩闲事。得张父的来信方知救了一家性命。
他特意去看过张父,发现他确实做了好事,又觉得此人可交,就留了京城地址。也就有了后头的交往。
他们都不会想到,这会是一位三岁女童写的信。一个带着成年人灵魂的女童的精心计划。
姜雪蕙见现在张遮改变了命运。很是庆幸。
本是出自一位剧粉的心态,没法让便宜妹妹回来,就去帮她的心上人张遮。
当发现成年的张遮同小哥一个模样,她就更希望对方能得到幸福。
如今张遮父慈母爱,有他父亲护着,顾春芳看着,便不会如剧中过于刚直,屡遭劫难。
再加上提前给姜父看中,又多了一份助力。
有这些长辈在,日后哪怕因便宜妹妹要对上谢危,亦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