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不了,又要做下去,就只能靠背。但换了题,他还是不懂。
薛烨的表现让先生们心凉一片,他们觉得见过蠢的,就没见过大家上阵一起教,耐心地教,结果还是这么蠢。
先生们为了证明自已没教错,那错的只能是薛烨。
而薛烨的同窗们,已经不屑再同薛烨动手动脚了。
当然薛烨有功夫在身,他们单个上也打不过。围攻又会被太后那老妖婆指桑骂槐。
哪怕部分人不怕太后,也烦一个老妖婆同你家长辈阴阳怪气的叽里呱啦。
学生们都不约而同用了文斗,看他们多礼让同窗,客气有礼,派了精锐出马来比。
都从最基础的五子棋,算术题,猜诗文,斗琴比起了,薛烨还是输,一败涂地。
被双重攻击下,去年薛烨原本脱离了倒数行列,能得个中等成绩。
在这年跌落到倒数第一,收获了原来倒数第一变倒数第二的感激之情。
读过书就知道了,当你被倒数第二的同学当成了心灵铺垫,成绩基本没救了。
于是都不用大家费力宣传了,薛烨的草包名头遍布京城。
人人皆知诚国公儿子是废物中的废物,翰林院天才辈出,悉数出动都无法教导他成才。
在宫中苦读薛烨不知名声被害。他仍被先生们按住学书,算,礼,乐。
作业太多又太难。连之前打好的武学基础都没时间继续练习。两边都讨不了好。
而他日夜思念的女神,这回也无法解救他于困厄苦难之中。
听说她为了给长辈侍疾,随亲人去了远方。除了迎风流泪想念女神,毫无办法。
太后终于察觉有哪里不对,可查一下无人与薛家作对,再查发现事情似乎因她而起,又拉不下脸纠正。
只会指责弟弟诚国公不会教导儿子,薛烨无能之类的。
导致疼爱薛烨的诚国公对太后生了嫌隙。但他不敢责骂太后,恨铁不成钢,回家将怒火对准薛烨。
薛烨被父亲骂的多了,心里也不如从前亲近,而是见了父亲就害怕。
连素来关照薛烨的谢先生都因太后的话,对他很是怜惜,又迫于太后之威,无法减少他的课业。
谢危只能流露出一副好好的弟子被太后拔苗助长的叹息和无奈。
薛烨也不是傻子,自从听到太后的骂他愚蠢的话很是恼火。
他又知晓了这阵子受的苦都因为太后的虚荣心作祟,硬要拉他来当众人的靶子。
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先前说多疼爱他,利用了他当靶子,发现他不够格又羞辱他,任他被人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