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她夫家姓陈,住在七八百里外的通州府,这次是带了孙儿孙女去同儿子团聚。
“我这一路提心吊胆,就怕孩子出什么事。难得宝哥儿这么欢快,我这心啊,终于可以松快几分了。”
“确实,老姐姐,我每日也是把孙子当眼珠儿一样看着。咱们当老人的,就是盼着孩子好呢。”
赵金莲也是感慨,两人都是做婆婆的,也是做祖母的,越说越热乎。
另一边,方圆儿也摸了两个苹果,坐在小姑娘身边,说悄悄话儿,分吃果子。
偶尔还要投喂跑过来的金子和宝哥儿,难得也是热闹。
很快,天色就黑透了,门前也突然就喧哗热闹起来。
原来是商队终于被村里人迎了过来,方老汉赶紧帮着往棚子里安顿车马。
幸好,车马棚子本来准备的就大,倒也足够装下整个车队了。
留了几个镖师照看,其余人就呼啦啦挤进了屋子。
正巧方玉也从家里赶了过来,两方见面。
张管事给方玉行了大礼,一来方玉是秀才,二来今日方家人可是帮了大忙。
“方公子,今日援手之恩,张某日后必当厚报。”
方玉赶紧回礼,应道。
“我们先前去赶考,黄掌柜也对我们很是照料。您与黄掌柜相熟,又到了我们家这里,帮一把手是应该的。”
方老二也是笑道,“是啊,张管事,赶紧让大伙儿暖和一下。”
张管事坐下烤火,喝了一碗热饺子汤,再瞧屋里两铺大炕,倒是够众人对付一宿了。
但是,陈老夫人等女眷没处安排。
“方公子,今晚我们怕是要叨扰了,这大雪,想到金河县都不成。但你看这些女眷…”
赵金莲赶紧应道,“我同陈家老姐姐很投缘,不如请老姐姐带了孩子住去我们家里。
旁的不说,我家圆儿那个跨院就住了她一个人,宽敞着呢。别说住一晚,住多久都不怕。”
陈老夫人本来就有几分不自在,听得这话,越发放心了。
“好,那我们就跟老妹子回去,只不过要让老妹子多费心了。”
“老姐姐别客气,出门在外不容易,你们就当自家住着。”
别说陈老夫人不自在,赵金莲也不愿自家闺女留下,于是众人拾掇一下,就迅速出门上了马车。
左右冻饺子足够,赵金莲索性把来娣和翠花儿都捎带回村了。
陈老夫人一行还是坐了她们自己的马车,赶车的是个老汉,同伺候的婆子是一家,行李也都在车上。
方玉的车里则是自家人。
两辆马车顶着风雪就奔去了村口,送了来娣和翠花儿,然后才折返方家大院儿。
刘氏和王氏看家,早就得了方老二的消息,把主屋和跨院的几铺大炕都烧上了。
这会儿再端了炭盆进去,不过一会儿,屋里就热的要脱大袄了。
两个婆子伺候着陈老夫人祖孙三个换了舒服的衣裙,又洗漱干净。
赵金莲就带了方圆儿,送了饭菜过来。
第六十四章 暗夜援手险退热
“老姐姐,我们家里开的是饺子馆,别的都缺,就是不缺饺子。
这会儿天黑,不好做别的,就只能请你们尝尝我家的饺子如何了。”
赵金莲在桌儿摆了两盘饺子,蒜泥和酱油醋都用白瓷小碗盛了,看着很是清爽。
方圆儿也端了两碗给那两个婆子,婆子惶恐又高兴,暗自感慨方家周全,连她们都没有怠慢。
方圆儿额外又煮了一碗小馄饨给宝哥儿,“我家两个嫂子都怀了身孕,我熬了鸡汤给他们补身体。
顺手又捏了几个蘑菇鸡肉馅儿的小馄饨,分宝哥儿一碗,看看他能不能多吃几个。”
陈老夫人赶紧道谢,那小姑娘更是拉了方圆儿的手,说话都哽咽了。
“多谢圆儿姐姐,我娘不在了,只给我留下这一个弟弟。我害怕…”
方圆儿听得心酸,赶紧安慰她。
“别担心,路上再难走,也总有到家的时候。
你们吃饱,好好睡一觉,明早起来保管宝哥儿更活泼了。”
“好,借姐姐吉言,还有,姐姐,我叫芳姐儿。”
“哎呀,咱俩名字很像啊,我叫圆儿,你叫方儿。”
小姑娘被逗得笑了起来,惹得陈老夫人和赵金莲也是笑。
又说了几句,赵金莲就带方圆儿出去了,留下这一家子吃饭,休息。
饭后,两个婆子把碗盘送去灶间,就早早睡下了。
夜里时候,方圆儿正睡得熟,突然听得有人拍门。
她赶紧起身问询,原来是陈家婆子在门外喊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