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然一次,方圆儿给家里两个小侄儿做简单的推拿,被孙老大夫看见。
两人就开始研究探讨,孙老大夫更是打算写本医书,关于小儿的医治和日常照料。
若是此书传扬开来,大魏的孩童夭折,说不定就会降低很多。
这可是大功德一件,方家上下听说了,都很支持。
方圆儿再往山上跑,也不再拦着。
就是陈老夫人都嘱咐芳姐儿不要整日粘着方圆儿了。
孩子,从来都是各家的命,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
但凡呱呱落地一个,总是盼着他能平安健康长大。
方圆儿顺带又开始偷偷把前世听说的,一些关于孕产妇护理方面的知识记录下来。
偶尔说给孙老大夫听,孙老大夫就支持她动笔写个副本,到时候放在他那本小儿医治后边。
这其实是提携方圆儿了,毕竟孙老大夫可是顶着太医的金字招牌。
可以同他并肩写书,实在是方圆儿沾光了。
这么一忙起来,日子就过的飞快。
眼见着,西瓜田里已经空了大半,马上就要罢园了。
家里的钱匣子也是装的满满,赵金莲简直走路都带风,腰杆子挺得笔直。
当然,她出手也是更大方。
两个儿媳给家里生了大胖小子,又受了惊吓。
所以,她一人给了一百两银子。
这钱就是私房银子,随便两个儿媳拿去买布料首饰,或者就是贴补娘家都行。
刘氏和王氏自然欢喜,趁着天气好,抱着孩子回趟娘家走动。
方圆儿被孙大夫喊去采药,回来时候,背着筐子刚进家门就见老娘黑着脸。
她果断扯了桃红钻进灶间,“桃红,我娘怎么了,是不是我娘又生我气了?”
第一百零一章 知娘者,闺女也
桃红忍不住捂着嘴笑,自家小姐什么都好,就是做事常有出格之处,被老夫人数落没有闺女样子。
特别是最近,家里赚了银钱,老夫人越发想把小姐往大家闺秀的方向培养。
惹得小姐见了老夫人,就像耗子见了猫。
“小姐放心,这次不是您惹老夫人生气。
是有媒人上门来给三少爷提亲,老夫人拒绝了。
那媒人又说,对方家里有个少爷,配小姐也不错。”
怪不得呢,方圆儿长出一口气。
原来很多年前金河县这边特别穷困,家里为了传宗接代,很多时候就要靠换亲。
这家的闺女嫁给另一家的儿子,另一家的闺女嫁给这一家的儿子。
这般,两家都不用给聘礼和嫁妆,家里的劳力也没有变化。
但后来,征战结束,日子太平,这样的事就少了。
除非是特别穷困的人家,当然也是被人耻笑的。
不说方家如今钱匣子都要被挤破,就是有方玉这个秀才老爷在,也是绝对不能受这个羞辱啊。
而赵金莲更是把闺女和儿子当眼珠子,能同意就怪了。
“那媒人走的时候,带伤了吗?”
方圆儿俏皮的眨巴眼睛,看的桃红更是笑的不成。
“小姐太了解老夫人了,那媒人被泼了茶水,顶着一头茶叶梗子跑了。”
方圆儿也是偷笑,她干脆也不进屋了,洗手做饭。
世上从来没有什么烦心事,是美食解决不了的。
若是有,那就吃两顿。
果然,午饭端上桌儿,赵金莲虽然迁怒的瞪了闺女一眼,但到底见了笑脸儿。
下午时候,村里几个妇人来家里走动,送了一些自家种的青菜之类。
末了有人说起,想要在秋日时候养一些小鸡雏,明年开春就能下蛋了。
这可是赵金莲的骄傲之处,若是放在先前,热炕孵化这本事,绝对能给家里赚点儿银钱。
说不得就是儿子的笔墨,闺女的新裙子,孙子的点心。
但如今家里不缺银钱,儿子闺女种满山的梨花就进了几千两,老头儿种二亩西瓜,结出来都是银锞子。
她这点儿本事,就实在不值一提了。
如今用来交好村人,也当做点儿好事了。
妇人们也是欢喜,赵金莲一口就答应下来。
当即就回去拿了被公鸡踩过的母鸡下的蛋,你家五十,我家六十,都是没少送。
赵金莲来者不拒,统统记下来,又开始教众人怎么搭棚子,给小鸡们冬日保暖,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