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爷这次真是说话算话,第二日叶迟叶讯就要在东院儿外墙上开角门。
方圆儿却反悔拒绝了,昨日也是存了试探的心思,其实在她院子开角门不妥。
毕竟住的是叶家,她的院子开了门户,可以连通外边。
万一有人起了歹心,从此进入。
或者家里丢了东西之类,这道门都是解释不清。
莫不如从前院绕行一下,不过多走百十步路,权当饭后消食了。
叶迟叶讯是听话之极,当时就改去墙外开菜园了。
方圆儿早就眼馋墙外那片肥沃的空地,带了朱红和吴嫂子去“监工”。
叶迟叶讯不缺力气,不过一个时辰就开出了十垄地,每垄五十步远。
方圆儿算计着,种些小青菜,豆角茄子当然也要,最主要是留出一半种西瓜。
来了叶家几日,她一直没出院子,自然也不熟悉叶家人其余众人。
如今走出来,又这般轰轰烈烈的开荒种菜。
免不得就惹了众人都来看热闹,于是方圆儿认识了前院看门的福伯,大灶间儿做饭的福婶子。
还有她们的小孙子根生,一个六七岁的小子,不知是哪里的问题,长的很是瘦弱。
但孩子贪吃爱玩儿是天性,眼见方圆儿笑着同爷爷奶奶说话,他躲在奶奶身后半晌。
居然探出头,问了一句。
“方姑娘,你会烤点心吗?
我闻到你院子里有香味?”
方圆儿听得笑起来,福婶子赶紧扯了孙子,嗔怪埋怨。
“你真是个小馋猫儿,都说了明日进城就给你买点心了。”
方圆儿招手示意根生上前,摸摸他的小脑袋,笑道。
“根生的鼻子真厉害,居然知道我偷偷吃点心了。
那以后我可不能吃独食了,这样吧,我再烤点心让朱红给你端一份儿,好不好?”
“好,太好了,谢谢姐姐。”
根生欢喜拍手,惹得方圆儿更是好笑。
“方才还叫姑娘,这会儿就改口叫姐姐了,我的点心真是没白送。”
众人都是笑起来,方圆儿点点根生的大脑门儿,又道。
“我大哥家的小侄儿,同你一般大,就住山下,哪日他若是过来看我,你们一起玩儿啊。
不过,你要和他一起叫我姑姑才行。”
“好啊,姑姑,姑姑,我想吃甜甜的点心。”
根生很机灵,打蛇随棍上,毫不客气的开口“点菜”了。
“成,等着吧,今日忙着种菜,明日就有点心吃了。”
“啊,还要等到明日啊,我今晚儿该睡不着了。”
方圆儿眼见小子可怜兮兮,笑的不成,只能喊了吴嫂子上前。
“嫂子,你下山一趟。回咱们家,同我爹爹讨要几十棵瓜苗。
顺带看看家里有什么点心,拿一盘儿回来。”
吴嫂子答应着,就下山去了。
根生欢喜的满地跑,见谁都说自己有点心吃了。
福伯赶紧跟了上去,怕孙子跌了。
福婶子就给方圆儿行礼,眼里有几分压不住的感激。
“方姑娘,给您添麻烦了。
我们老两口平日太娇惯根生,他有些不知分寸。
多谢您不计较,还哄着他高兴。”
“福婶子客气了,都是小孩子,就该活泼一些。
您没见到我家小侄儿,更是淘气。”
方圆儿喜欢福婶子圆胖的身形,同家里母亲很相像,怎么都觉得多几分亲近。
两人说起家常,方圆儿就问。
“根生开蒙了吗?是不是该读书了。”
福婶子摇头叹气,应道。
“根生的爹,是跟着少爷一起做事的。
不小心出意外没了,他娘想不开动了胎气,根生不足月就生了。
他自小身体就不好,我们也舍不得他吃那份儿苦。
打算再过几年,他懂事了再说。”
方圆儿点头,安慰了福婶子几句,心里却是疑惑。
福婶口中的少爷,就是后院儿躺着的叶公子吧。
倒是瞧不出他没有病倒之前是做什么差事的,经商,还是有功名在身?
正想着呢,吴嫂子就回来了,随她一起送西瓜秧上来的,居然是方玉。
方圆儿欢喜,赶紧上前迎了哥哥。
“三哥,你怎么来了,今日课业不多吗?”
“不多,偶尔出来走走,也换换脑子。”
方玉笑的儒雅,一身长衫,即便天气炎热,也不见一丝汗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