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
山离等三个小子,都是惊讶凑上前。
半神族的汉子应道,“三爷命令我们在村外守着,村里就送出这么几个孩子,藏在八里外的破窑洞了。
照看的人被摸来的黑衣人灭口了,我们抓了黑衣人,把这些孩子救下来了。”
力八多摆手,“去吧,把他们送到村口,咱们就撤。
这里要乱起来了!”
很快,几个筐子被送到了村口,众人直接回了空间。
村里人听到孩子哭声,跑出来见到孩子,又是吓个半死。
结果,让她们更惊恐的,还在后边呢。
上山寻人的半大小子跑回来,哭得半死。
“山上的洞没了,找不到人!”
“什么叫塌了!人呢,都哪里去了?”
众人都绝对大事不好…
第二日一早,黄土沟的惨事传遍了十梁八坎儿,甚至是整个县城,再也瞒不住了。
小小的地方,穷的一年里有半年在吃土。
为了填饱肚子,人人都挖空心思,哪有那个力气吵架打斗。
这般突然,村里死了两家人,山上埋了全村的青壮。
简直是惊雷一般,吓得所有人都是大气不敢喘。
黄土沟家家户户哭声震天,老弱妇孺们拿了镐头铲子,发疯一样在山上挖着。
这个时候,所有人肠子都悔青了。
昨日怎么就没听那人的警告,怎么就舍不下那一半的工钱。
报应啊,都是报应!
临近的村子,这会儿也不嫌弃路远了,多少人扔了绳子,拴在沟壑两边,滑到黄土沟这边。
打听消息,看热闹,或者帮忙挖人。
总之,黄土沟里,大半日就聚了三五百人。
于是,黄土沟前边的山头出了矿石,这一年多,有人偷偷开采的消息,也捂不住了。
县丞带了差役捕快们赶到,眼见不成,只能磨磨蹭蹭琢磨开山救人。
其实心里都盼着,山洞里的人死个干净,死无对证。
结果,不等山洞挖开,居然又来了一个大官儿。
甚至是县令听说,都迅速赶来面见的大官!
朝廷的巡风使,年前就出了京都,本来要回去了。
结果却突然得了消息,打马跑来。
黄土沟的村人们哭着磕头,求做主啊。
县令不敢再推诿,赶紧组织人手挖山。
最后,碎石被搬开,山洞恢复大半,吃着烧鸡的众人却没一个活下来。
让所有人震惊的是,山洞底的残存痕迹,遗落的小块矿石,都表明这里不是铜矿,是银矿!
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好的结局
这个小县城的县令县丞,当时吓得都软倒在地,脖子发凉!
铜矿,尚且还有一些转圜的余地。
但银矿啊,稍微炼制一下就能铸造成银锞子,换成粮食,换成任何紧俏之物。
这是可以动摇国本的东西!
虽然才开采一年,也不是什么大矿脉。
但起码也有十万两银子流失出去!
这绝对不是一个小小县令能承担得起的,一个人掉脑袋都算幸运,搞不好,全家都要去见阎王爷!
“大人救命啊!大人救命啊!”
县老爷跪倒,就差抱着巡风使的大腿哭求了。
巡风使心里隐隐兴奋,他出京就是为了替皇上监察天下。
天下当真平安无事,哪里能体现出他的价值。
这会儿倒是不错,五十几口的性命,外加十万两银子的流失。
事情不大不小,刚刚好。
报上去够抓眼球,又牵涉不是太多,不用担什么责任。
“赶紧起来吧,先把眼前之事处理好。
找到幕后之人,把偷偷开采的都抓起来,追回银子,这事儿就能完结一半了。”
“哎,好,好。
这就抓,这就抓!”
县令是言听计从,这一年当真是有人不断往县衙送银子送厚礼,县衙上下都沾了好处。
但他也只是派人来看过一次,知道是个特别小的铜矿,就没再多管。
毕竟这里的地理条件摆着呢,土质疏松,缺雨少水,能挖出什么好东西来。
可万事就怕这个一啊,这里当真就挖出银矿来了!
不相信都不成啊!
几次上县衙,负责送东西的一户乡绅家里,当时就被围住了。
结果,乡绅全家倒是没跑,但全被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