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农门团宠小娇娘 > 第53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537章(1 / 2)

(' “我也听说,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就是事情没定下来,咱们这么说,容易给家里惹祸。”

不说百姓们如何议论,只说夜幕降临,宫里却是灯火通明。

朝臣们聚在一起,也同样在商议这个问题。

几位阁老都是赞同请九殿下进京,但朝臣中,有人担心九殿下清算,极力反对。

甚至有人提出要寻永王世子进京。

一时吵翻了天,最后几位阁老还是逼问到了于丞相身前。

“丞相大人,这个时候,您总要拿个主意啊。

皇上怎么发丧,新皇到底要如何承继?

毕竟当初是您去惠州和谈,我们之中,只有你见过九殿下,更熟悉九殿下…”

于丞相早就换了衣衫,也洗去了头脸上的血污,但他的脸色依旧不好。

沉默良久,被众人逼问,他才说道。

“九殿下几年前就曾平定大魏纷争战火,若不是…出了意外,他早就是大魏共主。

如今,殿下更是英武过人,极有帝王之姿。

更何况,如今已经出了正月,冰雪融化,十几万近卫军随时开拔,杀入京都只是早晚之事。

与其京都被攻破,成为阶下囚,如今主动恭迎殿下进京,更为明智。

殿下仁义,一定不忍大魏内耗。

到时候只要听命行事,一心为公,殿下也会网开一面。”

可以说,于丞相这话很在理,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但不好提出来。

如今他开口,立刻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附议。

“丞相大人说的对,为了大魏,正该如此。”

“是啊,若是再起战火,遭殃的还是百姓,毁坏的还是我们大魏的根基。”

但也有阁老说道,“但就算派人去惠州,请九殿下入京,总要师出有名…”

于丞相淡淡一笑,指了指后宫的西北角。

“各位怕是忘了,太后娘娘还在。”

众人恍然大悟,都是忍不住狂喜起来。

“哎呀,怎么把太后娘娘忘了!”

“太后娘娘醉心礼佛,多年不曾出寿康宫一步,倒是忘了她老人家。”

“太后娘娘若是下懿旨,召回九殿下继承皇位,简直是名正言顺。”

“快请太后,快请太后!”

没一会儿,于丞相同几位阁老就赶去了寿康宫外。

寿康宫的大门,被风雨侵蚀,已经有些斑驳了。

除了每月内务府送补给,这大门几乎从不打开。

宫里也只有几个老太监和老嬷嬷在伺候,即便站在门外,鼻端也清晰嗅闻到淡淡的佛香。

太后娘娘如今五十有三,当年母族也算显赫,生父姓赵,为大魏人人皆知的博学之士,官拜大学士,掌管着国子监,同先皇亦师亦友,门生遍天下。

可惜,赵家无子,只有赵太后这一女,进宫封了妃子。

后赵大学士夫妻先后病故,先皇原配皇后过世,赵太后上位。

先皇同赵太后相敬如宾,也算平安无事。

后期先皇荒淫无道,行事太过丑陋,赵太后就开始信佛,什么事情都不再过问。

直到先皇暴毙,几个皇子争夺皇位,赵太后都闭门不出,显见不愿支持任何一方势力。

直到魏文帝登基,她除了出面道贺一次,再没出来过。

这也是朝臣们差点儿把她遗忘的原因,一个影子一样,几乎不存在的太后,不爱权势,四大皆空,谁会时刻记着呢。

幸好,于丞相提了出来。

寿康宫的大门被敲响,倒是没让丞相等人等太久,就有老太监开了门。

一身佛衣的太后,慈眉善目,手握佛珠坐在主位,接见了几位重臣。

“各位可是为了继任新皇而来?”

“太后娘娘圣明,我等正是为此事而来。

如今,先皇…突然驾崩,大魏不可一日无主。

臣等合议,想要迎接九殿下进京,继任新皇。

但九殿下手握十几万大军,万一再兴刀兵,战火蔓延…

所以,还请太后娘娘下一道懿旨。

臣等奉懿旨到惠州,请回九殿下,免战火,保大魏安稳。”

于丞相起身说明,众人跟随跪请。

太后沉默片刻,倒也没有拒绝。

“小九是个可怜孩子,他心里怕是有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