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叶秋水和宜阳一起出城,每年这个时节,芳园的梅花都会盛开,那里有技艺精湛的花匠,能培育出许多名贵艳丽的花种,芳园的冬日同春天似的,百花争艳,宜阳每年都要过来小住两日。
出城的路上,叶秋水掀开帘子,临近年关,京师各坊已经展现出喜庆的气氛,车水马龙,比肩接踵,小贩的吆喝声都比往日更响亮些。
家中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厨子,足不出户就能尝遍天下美味,精致的小碟上摆着的才叫食物,许多民间的小吃,宜阳是瞧不上的,嫌脏。
看到叶秋水往外看,宜阳也探头,路边站着许多卖炭翁,挑着担,一声一声叫卖,天寒地冻中,还有不少乞丐,形容狼狈,衣衫褴褛地窝在角落里,身子冻得发青。
叶秋水于心不忍,叫车夫停下,下车,掏出荷包,将钱分给乞丐。
宜阳没有下车,她脚下穿的,是扬州府上供的织锦绣鞋,很是精巧脆弱,极易勾线。
大街上石砖坑坑洼洼,不像在家中,地面平整,砖缝瓷石,还铺了厚厚的地毯,就是光脚走在上面也不冷,织锦绣鞋最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中穿。
这双鞋子是新上供的,宜阳可不想现在就弄坏。
她探究地环视四周,目光清澈,又带着几分倨傲,等叶秋水分完钱了,回到马车上。
宜阳好奇地问:“外面这么冷,怎么他们还穿那么少?”
她不明白,什么叫做乞丐,这些似乎只是话本上才有的存在。毕竟自幼生活在长公主府,时常出入金碧辉煌的皇宫,平日出行都是乘坐马车步撵,何时低头去看过这群人。
叶秋水解释道:“他们都是走投无路的穷苦人,并非不愿意穿厚衣服,只是实在囊中羞涩,无力避寒。”
宜阳心中对穷的概念很模糊,听她这么说,也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好可怜啊他们。”
“那你刚刚给他们多少钱?”
叶秋水说:“半吊钱。”
宜阳对这个数字更加没有概念,“这是多少?”
“两吊钱是一两。”
“这么少?”
宜阳皱了皱眉,腹诽,叶秋水家财万贯,怎么出手这么小气。
她扬声,让随行的丫鬟给每个乞丐都发五十两银子。
一点点零花钱罢了,每年过年的时候,宫里的娘娘都会赏赐她许多东西。
叶秋水一听,“别……”
丫鬟已经领命过去了,打开荷包,乞丐们顿时眼前一亮,全都扑过去。
五十两,不知多少年可以不愁吃穿,一开始还只是乞丐来领钱,后来,许多行人亦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