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秋水直接点头,报价。
茶商也没有多言,二人当即签字画押。
叶娘子爽朗豁达,出手阔绰,为人也诚意,附近的商人都很愿意与她做生意。
进完货,叶秋水便带领商队准备回京,因为运载了好几箱货物,所以回程的路途也慢了下来,抵达京畿附近时,叶秋水听说平江府现在群商云集,每年秋时,各行皆是丰收的时候,无论是药材,香料,茶叶还是丝绸锦缎,许多番邦商人也聚在港口。
叶秋水本来打算回京的,听到这样的消息,让身边的伙计先回去知会铺子还有江泠一声,她则继续往平江府去。
到了地方,晨光虽熹微,但港口早已苏醒,各地商船如星罗棋布般停泊于港湾,千帆竞发,桅杆如林。
码头上,苦力们光着臂膀,喊着号子,将一箱箱货物搬上搬下。波斯的地毯、天竺的香料、与本地精美的丝绸、细腻的瓷器、醇香的茶叶堆积一处,琳琅满目。番邦商人高鼻深目,身着色彩斑斓的长袍,操着一口蹩脚的官话,与本地牙人激烈地讨价还价。
城内街巷纵横,车水马龙。铁匠铺炉火熊熊,火星飞溅,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木匠坊木屑纷飞,精雕细琢的家具雏形初现;酒肆茶楼人声鼎沸,店小二穿梭忙碌,端上热气腾腾的佳肴美酒。远处私塾里传来朗朗书声,笔墨纸砚店中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药铺里药香弥漫,郎中们为病患细心把脉诊断。
各路人马在此汇聚,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叶秋水的商队抵达平江府后,也积极加入其中。
叶秋水不懂番邦话,便在当地聘请了译师,帮助她与番邦商人沟通,她喜欢西洋的宝石、玻璃,西洋商人也喜欢大梁的茶叶,瓷器,丝绸,叶秋水恰好有一批丝绸的货,与他们交换物品,准备带一批玻璃,珊瑚回京。
两方在茶楼交谈,叶秋水问起对方是从何处而来,与她共饮的西洋商人用蹩脚的中原话告诉她,他们是坐大船,从海的另一边过来的,路上耗时数月,甚至几年,九死一生。
叶秋水很惊奇,“海的另一边?”
“是啊。”
卷发虬髯的西洋商人说道。
几日交谈下来,他们很喜欢这个美丽的东方少女,她沉稳端庄,又不失俏皮机灵,千万不能因为她年轻就小瞧她,任何一点伎俩都没法逃过她的眼睛。
商人同她描述起海那边的景象,那是一个与大梁完全不一样的国土,大相径庭的风俗,建筑,还有那广阔无垠的大海,白色的海浪拍打着岸边,水手们驾驶着坚固的大船驶向远方,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听着这些描述,叶秋水的心渐渐被一种奇妙的向往填满,在商人的描述下,她仿佛看到了那些壮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