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03章(1 / 2)

<h1>第103章</h1>

他抬手按在吴是的肩膀,认真嘱咐道:“吴是,此事事关江山社稷,朕唯有你一人能够交托此事,你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吴是砰的一声双膝跪下,他仰头看着皇帝,承诺道:“臣以性命发誓,定然寻回殿下。”

此事为重中之重,为了迷惑背后的敌人,吴是假作抓不住头脑的继续在冀州大肆追查凶案。

甚至仰仗着查案的权力他多次冒犯了时任冀州节度使的宋长河。

宋长河气急反笑,他从前为京都府左军巡使,在京城做官不容易,不仅要头上有人手下也要有人,还要时刻记得忠于陛下 。

那时间因统领内卫所以高他一头的吴是就一副冷冷淡淡的不与人多言的样子。

如今他身为执掌一方兵马的节度使还要被此人如此挑衅,岂能忍!

但无奈,吴是打的是查案子的幌子,他即使心有不满也不敢说什么。

猛然间他想起一件事来便问道:“萧节度使的家眷还扣在吴是手里?”

属下立刻拱手禀报,“是,殿下,萧节度使的夫人丁氏乃是前任礼部尚书丁翰章之女,陈刺史曾是丁老的学生,多次表达了不满,但吴统领他……”

“他道,此案是陛下吩咐严查,他必不负君恩……”

宋长河心中纠结,一面是陛下的吩咐,一面是吴是对他的挑衅,他也是犹豫那件事更要紧。

到底要不要忍一下呢?

就在他纠结之时,他听说了一件事,吴是大统领居然封锁了邯城的出城口,严格搜查往来行人。

这下子不只是宋长河了,就连冀州刺史陈刺史都怒而发笑。

“吴大统领未免捞过界了……”

又是心照不宣的,两人联手给吴是的查案之路制造了不少困难。

吴是明面上急躁,加大力度去查,暗地里则是吩咐人盯紧萧临府上与庄子上。

他心知,结束调查不能由他来做,必要背后之人下定决心赶走他,给他一个‘真相’。

他既能借着查出‘真相’收手回京,暗地里查探小殿下的下落,又能通过‘真相’捕捉到一些背后之人的蛛丝马迹。

吴是所料不错,几乎在冀州节度使与冀州刺史忍耐的极点上,‘真相’出来了。

‘萧临之死的真相’浮出水面!

吴是笑着看自己手中的‘证据’与跪在下首的凶手。

昔年萧临曾在下属家中酒醉之后欺辱下属之妻,致使其妻子怀孕后生下孽种而亡,孽种便被抱回了萧府抚养。

后因此下属暗地里投靠驻军中与萧临敌对之人,于是萧临构陷此人贪污,他还派自己的长子萧长沣前去抓捕此人。

此人便怒而犯上,提前备好人手要屠尽萧临满门,只可惜萧家防守严密,他只能杀死萧临与萧长沣,之后又一手炮制了凶杀现场想要脱罪。

吴是再看一眼‘真相’,有理有据,刺激。

更别说这其中涉及到的人,下属的妻子死了,萧长沣本人死了,萧临死了,丁夫人只知道萧长沣是萧临与外面一个女子所生,还道萧临并不喜萧长沣,对他十分冷淡严苛。

其实吴是怀疑过小殿下是不是萧长沣,但有了丁夫人的证词,这个怀疑便被推翻了。

萧长沣如果是陛下之子,那么萧临怎么会对萧长沣冷淡严苛的,而萧长沣本人还是沉默服从父亲的。

吴是只能想到萧临不喜萧长沣的出身。

“大人,案犯在此。”

吴是低头去看跪在身前的案犯,心中一紧,居然能使得四品的武将主动站出来引颈受戮,背后之人的的势力隐隐浮现出来。

老安王不太确定萧长沣到底是不是,太明显的人反倒很可疑,但并不妨碍他利用案子给萧长沣泼脏水,不管是不是先弄脏了再说。

在押解案犯回京的途中,案犯吃东西越来越少,还经常夜晚也不睡。

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明白此人是想要染病而去,一旦他死了此事就能就此了结。

他已经连夜传书给宫里,请陛下派人控制好此人的家眷。

李燧当机立断将此事交给了裴泽渊,这种时候,他最信任的还是自己的亲外甥。

意料之中,案犯死在押解进京的途中。

吴是心中有数,真相很重要,但找小殿下才是最重要的!

他重新在心中捋了一遍事情经过。

已知萧临是二王案余孽,他藏匿了小殿下的下落,敌人因为察觉到萧临的行动而产生危机感所以直接出手。

那么问题重新回到萧临的身上,他做了什么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