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曦宁怔了怔,收回了手,端坐着,状似随意道:“没什么,心情不好。”
说着就起身道:“叫太医来给你看看,朕还有事,先走了。”
第36章 授受不亲
沈渊仰视着屋顶, 有几分恍惚,怀疑自己仍在梦中,可随后而来的太医又是那样真切。
段曦宁似乎是他从来都看不透的人。
素筠在殿外候着, 见段曦宁出来,忙迎了上去:“陛下,沈公子可是醒了?”
“嗯。”段曦宁将手上的一摞文书交给她, 让她收着, 吩咐道, “回乾阳宫, 朕要沐浴更衣。”
“陛下可要歇息片刻?”素筠收着文书, 跟着她出去,贴心地问。
段曦宁坐上了步撵摆摆手:“无碍。”
此番波及整个河北道, 所涉之事牵连甚广,并非刑部所能单独理清,段曦宁又令吏部从旁协助,单独留了户部尚书夏元璐议事。
在政事堂议事时, 段曦宁意有所指地问:“夏卿, 待河北道事了,朝廷必会籍没大批良田, 卿可有何想法?”
最近这一连串的事,夏元璐总觉得一头雾水, 看不清这路数。
如今听闻此言, 茅塞顿开,觉察陛下意图,道:“陛下是想借此推行新政?”
段曦宁眉梢微动, 端的是义正言辞:“郡主骤然离世,朕痛心不已, 为其不平,察崔三郎之恶,进而知士族之不臣,有愧于百姓,遂为社稷除此蠹虫。”
对上她的视线,夏元璐先是一愣,旋即了然,拱手道:“陛下信重,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段曦宁直接问:“届时户部必然要派人清丈农田,主持田赋变革,依卿之见,当派何人去?”
夏元璐起身拱手道:“臣斗胆,举荐征和二年的榜眼,成立民。”
一听这名字,段曦宁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征和二年的科举是段曦宁登基后举行的第一次科举,并不怎么合意,几乎都是矬子里面拔将军。
当时她对一甲三人寄予厚望,通通送出去遍历州县,想着让他们真正了解大桓的风土人情、生民疾苦之后,调回中枢,委以重任。
可惜状元和探花皆不解其意,要么从此意志消沉,要么一气之下投了荆国,后来被当俘虏抓了回来,皆难成大器。
三人中,这榜眼成立民最初被派去的州县最为贫寒,却能乐呵呵地去上任。
段曦宁能记得清楚,不仅因他名字有趣,更因他每月都要写请安表,跟写游记似的,记载各地风土人情,游历心得,是她为数不多愿意详看的请安表。
每年年终上计时,他都要往云京上供所在州县的特产。